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及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21-03-05 16:49:45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及美丽乡村建设

3月4日,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界面楼市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携5份议案参会,分别是《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奖励》、《以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优化光伏建筑、保温技术利用、推广低碳、健康住宅》和《加大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

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于2018年9月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但美丽乡村建设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尤其是发展的内生动力缺失:一是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等发展资源;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村民和村集体在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动中,传统的守望相助的社区正在消失,村民的集体认同感逐渐淡薄,村级组织存在过度行政化倾向,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组织动员职能;三是制度创新和管理改革相对滞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陈锦石提出了五方面建议:

一、加强城市群、都市圈顶层总体规划,通过强化三规合一、打通城市群、都市圈内的公共基础建设,强化大城市对圈内中小城市的辐射。

二、允许大城市与周边县市、城乡建立联动,加大大城市辐射的周边中小城市住宅供给,分担大城市住房压力,化解供需矛盾,同时带动周边小城市发展。

三、城市群、都市圈内公共设施配套一体化,享受大城市配套资源政策,如医疗、教育等;参考澳门的横琴模式,北京的雄安模式,探索更多此类试点。

四、在土地利用、财政投入、监督考核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激发基层政府、村民和各种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五、聚焦发展要素,继续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投资,制定切实政策鼓励农村青年人群回到家乡发展,为企业和青年人群提供创业与发展空间,使农村成为企业和有志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共同积极做城乡高质量发展共创者。

优化光伏建筑、保温技术利用,推广低碳、健康住宅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并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2020年3月,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运行的总商品能耗为10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2%;同时我国建筑能耗强度仍然高于各经合组织国家。

建筑业能耗高的同时,传统的建筑节能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外墙外保温材料掉落伤人事件偶有发生;部分保温材料未使用防火阻燃技术,引发火灾事故等。

综上,推动建筑节能减排、采用新型技术和材料将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消除安全隐患。陈锦石建议:

一、大力推广低碳住宅。一是制定国家强制性低碳建筑标准,并对低碳住宅进行明确定义;二是在土地供应时增加低碳要求,增加市场低碳住宅供给;三是参照低能耗家电鼓励等系列政策,对购买达标低碳住宅的个人进行现金补贴或契税减免。

二、利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政策,大力发展光伏建筑,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

三、因地制宜变更外墙保温技术规范要求。一是禁止使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大力推广外墙内保温技术;二是对于使用外墙内保温技术的,适当放宽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计算规则;三是大力发展结构自保温一体化技术体系。

大力支持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奖励

建筑行业属于传统产业,相对其他行业呈现利润低、生存难、发展更难的特征。很多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保护难、推广使用比例小,现有的绝大多数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施工材料跟不上时代发展。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科技创新的氛围相对欠缺、新施工技术推广的源动力不足、从业人员创新意识及技能不够等。

国家长期以来对建筑行业基础教育、技能培训投入也相对不足,导致从业人员创新意识及技能水平跟不上新技术发明和大面积推广落地的要求。陈锦石建议:

一、把对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升到国家科技层面,从源头上鼓励和奖励。一是多设立国家级专项课题,以专项科研基金的形式,吸引研究所、高校及企业参与建筑技术创新;二是对于研究成功并得到推广的,给与专利保护的同时再给予财税方面的激励。

二、加大对建筑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利用建筑协会,组织资金与专业师资力量,通过增加高校建筑专业招生配额、增设建筑技术职业培训机构等手段,培养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逐步满足新技术、新工艺具体落地的人才需求。

三、大胆奖励新技术的尝试应用。对于对生产效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有重大改进的技术,国家可以选择部分区域或部分项目进行试点,增加成本财务政策补偿手段。

以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

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标准化水平不足、技术水平处于低端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陈锦石建议:

一、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水平与技术水平。一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二是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综合高效管理。三是在政策上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

二、高层建筑强制使用钢结构,有效提升工业化程度,同时增强结构安全性。

三、继续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消除目前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完善国内现有图集和施工操作手册,增加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各类人才持证上岗。

四、在建筑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和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选择符合区域地理、气候特征的住宅建筑体系,研制推广新型砌块、轻质板材和高效保温材料,减少能耗。

五、政策上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激励政策扶持建筑工业化项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