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折损千亿市值后,通威需要担心的不只颗粒硅

时间:2021-03-10 14:48:33 | 来源:猎云网

原标题:折损千亿市值后,通威需要担心的不只颗粒硅 来源:${imgs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江帆,编辑:张慧。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被视为光伏行业储备“王者”的通威股份(600438.SH,下称通威),近日遭到了资本市场的重锤。

截至3月9日收盘,通威实现股价“六连跌”,当日下挫4.09%报32.4元,总市值为1458.5亿元,创近三个月以来最低记录。

在2日-9日连续六个交易日内,通威股价累计下跌超三成,市值共折损650亿元;与一个月前的市值最高点相比,折损了1040亿元。如此跌幅为通威史上首次,也是近期下挫光伏龙头中跌幅最大的。

2000亿元市值“俱乐部”的会员身份到手未满两个月,通威就将其交还了市场。

据界面新闻了解,市场有猜测称,通威此次股价暴跌,或与颗粒硅消息相关。通威也在6日的公告中,将股价波动的原因简单定性为“颗粒硅市场传闻”。

但鉴于颗粒硅的主推者保利协鑫(03800.HK)近日股价同样阴跌,看似符合逻辑的观点并不能完全立住脚。

这背后有大盘以及新能源深度调整的原因。此外,考虑到眼下硅料整体利好行情,通威此次的资本波澜超出业内预期,这或许也暗示着其埋伏的战略布局隐忧。

颗粒硅的威胁

过去几年,公众对于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有目共睹,从单晶、金刚线、PERC电池及大尺寸硅片的变迁等。可以说,谁掌握了新技术的先发优势,谁就具备了成为新王者的潜力,因此市场对新技术始终神经紧绷。

今年2月,昔日硅王保利协鑫高调宣布,其颗粒硅产能迈入万吨级,并放话“将出售全部电站全力支持颗粒硅”。

随后,该公司在四川、内蒙古等地相继落子颗粒硅项目,并迅速与硅片商上机数控(603185.SH)达成180亿元的30万吨颗粒硅合作项目。

保利协鑫认为,相比于大部分硅料企业采用的改良西门子法,颗粒硅使用硅烷流化床法,具有成本较低、技术壁垒强等优势。它期望在这波硅料涨价行情里,通过押注颗粒硅实现“王者归来”。

面对颗粒硅的竞争,通威对界面新闻回应称,较行业普遍使用改良西门子法的硅料产品,颗粒硅在品质上尚具有不小的差距。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市场主流的高纯晶硅生产方法,具备非常成熟的应用经验,能够兼顾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保障。

多位业内人士也对界面新闻表示,短期看,颗粒硅不会对通威形成竞争压力。

“颗粒硅工艺取代改良西门子法的可能性并不大,两者未来将是互补关系。”一位光伏企业前高管对界面新闻表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在其所作的“2020-2021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中也指出,颗粒硅由于产能基数较小,短期内对市场影响不大。

根据该报告,预计2021年颗粒硅有效供给仅3万吨,市场占比仅为5%;未来两至三年将超过10万吨,占比提升至15%。

马海天表示,长期看,颗粒硅是否满足N型硅片以及异质结电池,还需市场验证。

但这未阻挡保利协鑫的来势汹汹。3月9日,该公司盘中又公告称,其颗粒硅万吨投产后,经生产运营及下游客户使用实证,颗粒硅各项指标再获突破,单万吨投资不超7亿元、每千克综合电耗不超20度。这分别较传统硅料降低约20%和40%。

受该消息提振,保利协鑫9日股价一度涨超10%,最终报2.18港元,收涨1.87%。

新硅王的春天

在颗粒硅这个新对手正式登场前,通威刚刚登上“新硅王”的宝座不久。

2016年,单多晶鏖战正酣,以隆基股份(601012.SH,下称隆基)为代表的单晶阵营向多晶阵营发起攻势。彼时,全球硅料、硅片两大环节的老大——保利协鑫首当其冲。

隆基股份紧抓这一历史窗口期,迅猛扩产硅片并进切入组件业务。2019年,隆基硅片产能超越保利协鑫成为全球最大硅片制造商,连年净利润位于全行业之首,市值首度冲破千亿大关,成为光伏行业当之无愧的新老大。

在此期间的“饲料大王”通威,暗自发力硅料、电池业务,并埋头苦追。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由1.5万吨增至8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由3.4 GW增至27.5 GW 。

随着单晶完成对多晶的反超,以及自身电站资产的拖累,2020年保利协鑫彻底让出老大座椅,硅料和硅片环节的全球“第一”头衔,各被通威和隆基夺取。

光伏产业链可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制造环节。目前,隆基已在硅片、组件两端登顶,通威则在电池和硅料两端登顶。

鉴于通威已与隆基在体量和行业地位上相当,市场对通威这位“后起之秀”寄予厚望。甚至有观点认为,它或超越隆基成为新王者。

“通威的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水平高于其它公司。它大部分产能为近几年投产,采用了最新设备和技术,没有历史包袱。”深圳古瑞瓦特公司首席产品经理刘继茂对界面新闻表示,通威生产基地多布局在四川、云南等电价较低的地方,具有成本优势。电费是硅料、电池片环节生产成本最大的支出。

除产能商的后发优势外,市场还认为在一体化布局模式上,通威比隆基技高一筹。

“虽然起步的运气逊于隆基,没有抓住单晶替代多晶的窗口期,但通威很可能成为光伏行业的真王者。”一位光伏行业资深分析人士也对界面新闻表示。

该人士认为,隆基正在慢慢丧失自身优势,因其执着于做一体化而得罪了客户,破坏了自身的生态和产业格局,反而成就了竞争对手上机数控和京运通(601908.SH)。

隆基与通威在战略布局上存在共性:两者都是选择先做强一两个环节,再向产业链上下扩展。但在一体化的过程中,两者选择了自身一体化和寻求合作两种不同的模式。

隆基在保持硅片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开始进军组件业务,后加码补足电池产能,与客户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通威则在保证硅料和电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通过与隆基、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能源等进行互补合作,来保障自己硅片的需求。

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对界面新闻表示,光伏产业仍需要保持专业化,企业想延伸产业链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合作,“眼下,各家企业争相打造自身一体化也是受资本胁迫,从而顾不上良性发展”。

一位组件企业高管对界面新闻指出,当前光伏企业的融资能力大幅增强,但技术进步过快导致资产贬值也在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垂直一体化是把双刃剑,尤其是电池、硅料这两个投入过大的环节,协同合作是很好的方式。

“隆基市值虽处于高位,但硅片已经没有绝对优势,保持和突破的压力加大。通威的硅料优势还是可以保持,且在上升通道。”上述光伏企业前高管指出。

硅料涨价是福是祸?

眼下,光伏行业正迎来硅料的上涨周期。这对新硅王通威而言,是一大发展机遇期。

去年三季度以来,硅料、玻璃等原材料因供需紧张开启涨价周期。硅料是光伏制造的基础原材料,也是企业进行垂直一体化扩产的必需品。2021年以来,硅料价格继续坚挺上扬,相关龙头加码扩产,景气度持续高涨。

据硅业分会数据,3月3日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致密料成交均价分别为11.08万元/吨、10.80万元/吨,较年初约增长27%-28%。

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硅料市场将较为紧张。

但硅料涨价潮带给通威的,并不全是好处。

多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指出,通威近期股价受挫,或与市场担忧硅料涨价影响光伏终端需求有关。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等机构预计,在乐观情形下,今年光伏新增装机或超过200 GW。

“预计今年硅料供给约58万吨,基本能满足200 GW的装机。但目前几十家产能总计超过300 GW的硅片企业,把全球12家多晶硅企业的门槛都踏破了。”吕锦标对界面新闻称,“不涨价才怪。”

他认为,按照目前的硅料价格,在保证硅片、电池、组件端合理利润的前提下,组件价格仍可维持在1.5元/瓦左右,但这一价格持续不了太久。

但吕锦标也指出,市场不必担忧涨价无休,因为终端掌握了最终决定权。“电站一旦停止采购,价格涨幅将马上传导回去。一旦组件价格涨超1.5元/瓦,终端连160 GW的装机都很难实现。”

另一硅料企业助理总裁也对界面新闻指出,这一轮硅料涨价的逻辑在于供应相对紧缺,重新获得了全行业的利润加权,相应的其他环节利润就会被压缩。

“目前看,硅片环节的利润仍然很高。因为它们把压力直接传导到了下游,对电池、组件的开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了终端。”上述助理总裁表示。

该人士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组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调整产能,硅片和电池也可以根据行情进行调整,全产业链价格在市场之手的调控下一定能找到平衡点。

但硅料属于化工行业,是光伏产业链中进入门槛最高的环节,资金、管控及安全监管等方面要求都更为严格。此外,它的产能释放速度慢、产能弹性也小。一旦终端开始调整,硅料环节将陷入被动。

截至目前,基本国内所有硅料龙头,包括通威、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集团、东方希望等,都有不小的扩产计划。

随着新产能陆续投放,通威能否保持住成本优势,并且挺过可能到来的产能过剩,仍需观察。

硅料目前是光伏制造环节中唯一不过剩的环节。吕锦标警告称,“但也要谨慎扩产,一不小心又过剩”。他认为,“全产业链过热是一个重要的不良信号,非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的盲目扩产,会造成扎堆踩踏”。

上述助理总裁也认为,大量项目在明年上半年集中投产时,几乎所有的硅料企业都将产生一定的过度产能。

“乐观预期,硅料会出现轻度过剩。按照一般商业逻辑,则将出现较为严重的过剩,从而带来新一轮洗牌,落后产能淘汰,进一步巩固新增产能。”该人士称,这两种可能性的决定权不在于硅料环节,而取决于终端的发育周期。

新技术或成挚肘

除硅料环节外,通威还需要警惕已经浮现的一些隐忧。

多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指出,通威的新技术开发能力较弱,或成其短板。

某光伏电站开发企业投关总监对界面新闻表示,光伏的技术核心在于电池。通威未来面对的压力之一,将来自电池技术的迭代。

“西门子改良法、颗粒硅料、铸锭单晶硅片,这些技术最初由保利协鑫推广、改进并应用;单晶硅、金刚线切割、PERC电池,则由隆基主导。”刘继茂指出,目前最先进的电池技术,几乎没有一项是通威率先开发出来的。

上述光伏企业前高管也指出,通威目前的关键是需要在电池端保持主优势。“这两年,几大龙头企业都新建了不少电池大厂,重要的是不能守着现有PERC技术,应往更高效的技术迈进。”

除了新技术培育能力弱,通威还需要面对其产业链的唯一空白地——组件业务开拓的压力。

上述投关总监称,通威需要警惕电池组件逐步一体化的行业趋势,对其业务产生的影响。

“由于单独的组件企业已丧失发展能力,未来第三方电池业务市场规模,将持续萎缩。”该人士预计。

他认为,作为最大的电池供应商,通威最后肯定会进入组件环节,但它将面临品牌和渠道相对固定的壁垒。相应的,如果通威的组件业务开拓得不好,也会影响其电池业务。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指出,通威的合作主要基于产业链互补,有很大的优势存在,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通威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

根据通威的规划,其未来3-5年将形成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云南保山三大高纯晶硅基地。2023年,其多晶硅产能预计达22万-29万吨。

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品价格下跌,通威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滑30.35%,为其八年来首次半年利润下滑。

庞大的新建产能计划,需要巨额资金加持。2020年4月,通威接连宣布多项融资计划“输血”,包括非公开发行募资60亿元、发行5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以及申请40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截至2020年9月底,通威股份负债合计294.3亿元,相较年初增长2.4%;资产负债率约54%。

其中,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增长较快。长期借款达61.8亿元,较年初增长51.23%。通威股份称,这是调整债务结构所致。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63.4亿元,相较年初增长约20%。

3月10日开盘,光伏股全线回调。截至上午11点10分,通威股价上扬2.01%为33.03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