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蓝闽波:中国论文专利数居世界前列,科学仪器却“卡脖子”

时间:2021-03-11 15:48:37 | 来源:澎湃新闻

目前,中国科研体量已牢牢占据世界前列,论文和专利数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然而,产生这些成果的研究工具的研发和制造却是极弱。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蓝闽波提交了题为《关于科学研究的“卡脖子”问题》的大会发言。

蓝闽波指出,众所周知,我国在芯片制造技术上已经形成了“卡脖子”问题。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虽然高端芯片形成了“卡脖子”,但对于低端产品,我国还是有能力解决。然而,对于科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大型分析检测仪器和相关软件,情况就完全不同。

他指出,大型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手段,缺少相关的科学仪器,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将无法进行。

蓝闽波表示,几乎所有的高端仪器设备都来自进口。这些仪器公司正是靠中国的巨大市场发展起来,在中国市场获利后,再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循环。“我们多年以来未做到未雨绸缪,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可能会形成‘卡脖子’问题。这直接导致我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在高端仪器的研发、制造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已有的基础几乎归零。”

蓝闽波还提到,国产核心软件的缺失是另一大短板。这一短板,不仅使得我们每年需要交付国外软件使用及其迭代更新的的巨额经费,还使得我国一直被“掐着脖子”:一旦国外软件断供或者失去支撑,我们已经推广的很多应用甚至可能无法运行。尤其是在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方面升级换代的时候,软件的问题急需予以关注。

蓝闽波指出,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技术角度来看,不仅涉及大量的基础研究,也与诸多的关键高端制造技术息息相关。按惯例,许多仪器的原始理论来源于物理学,在与现代电子技术交融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形成可使用的仪器,用于材料、化学和生物等几乎所有的领域。这是一个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的工作,需要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中,要保证仪器设备使用方便、性能良好,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软件开发。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都设立了仪器专项,这些专项给科研人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发支持。

他提到,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一些低端科学仪器方面,已经看到成效,但在高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他提醒,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以及欠债较多、技术水平偏弱等因素的制约,急需加大加快布局,以解燃眉之急。

为此,蓝闽波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多头并举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在已有的科技部相关仪器专项基础上,加大多学科布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各类仪器设备的研发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方法就非常适合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考虑到仪器研发的费用较高,可在计划中适当增加资金投入。鼓励企业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推进高端仪器研发和产业布局。鼓励、引导风投基金积极参与大型仪器的研究工作。

二要以软件建设促进科学仪器的发展。软件尤其是应用软件是仪器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应用软件不仅可以方便使用,也能增加仪器的使用功能。国家可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型仪器必要应用软件研发加快布局,构建适用性强、应用强大的软件,破解我国在仪器应用软件方面的短板。对于已经开始研发的高端仪器设备,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应优先支持采用国产软件的研究单位,并在各类国家支持的项目指南中明确提出。

三要多渠道构建产业链促发展。大型仪器设备涉及的基础产业领域较多,产业链复杂,但相对集中在精密仪器、精密加工、软件开发等领域。目前国内已经有些企业在为国外的厂商提供配件服务,但分布广,未能形成产业链的聚集。为此,建议政府以优惠的资金政策加快大型科学仪器产业的优化重构,逐步形成一系列专门的产业配套,通过不断培育,逐步形成相关类别的学科技术集成集群和产业链布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