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事故频发 为何电动车进电梯屡禁不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月12日
湖北宜昌的杨女士进电梯后
一男子推着电瓶车就要进来
杨女士让其等下一趟
男子不同意
还用车顶杨女士的腿
因为知道很危险
杨女士果断拦住门不让进
最终男子只得离开
这一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人为杨女士点赞

近期发生了多起电动车安全事故
5月10日
成都一辆电动车在电梯里发生自燃

仅仅不到3秒的时间
轿厢便被浓烟吞没
当时正在电梯内的四名成人和一名婴儿
都不同程度受伤
事发后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
电梯内一片狼藉

5月11日深夜
南宁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内
一辆电动车突然自燃
导致3辆电动车不同程度损毁
旁边一辆小轿车也受到影响
所幸无人员伤亡

发生自燃的电动车车主樊先生说
当天电动车停在地下停车场
没有充电
约两个月前
他更换过电动车的电池等设备
不确定自燃是否与此有关

电动车为什么不能进电梯?
人们印象里充电中的电动车是危险的
其实不仅如此
如果发生线路破损、超出使用年限
线路短路、进水等情况
无论是否在充电状态
电动车都会“易燃易爆炸”
而这些大多是肉眼难以发现的情况

楼梯间、电梯这些地方大都狭窄
较为封闭
一旦发生火灾
电动车会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
短时间内充斥整个走道和楼梯间
原本用于逃生的安全通道
反而成为夺命的死亡通道
早在2017年,公安部就出台了《关于规范电瓶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文规定:“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
2019年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
早在2017年,公安部就出台了《关于规范电瓶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文规定:“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
2019年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
很多城市都已展开行动
从严治理电瓶车进电梯的现象
成都、北京、济南多地随即出台相关政策
禁止电动车上楼、上电梯
山东还有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试行安装电动车电梯拒止系统

当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内
系统会自动抓拍图片并现场联动语音报警
同时输出信号到电梯主板
控制电梯停止运行

为什么他们非要进电梯?
为什么有法可依的情况下
电动车进电梯仍然屡禁不止?
其实主要因为两点
停放和充电

很多小区没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
和充电设施
对于长年依靠电动自行车代步的人来说
车没地方停、停外面怕被偷、充电不方便
这些问题都是痛点

正如网友们所说
建议小区配备足够的车棚和充电设施
加大对不达标厂商的监督处罚
或许能大大缓解
电动车停放难、易出事故的问题
本文综合南国早报、荔直播等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武慧锋
编辑丨陈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