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星环绕器为何要在停泊轨道上探测3个月?航天八院专家详解
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火星停泊轨道运行探测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5月15日稳稳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预选着陆区,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在落火前,天问一号为何要在火星停泊轨道上进行长达3个月的“准备工作”?抓总研制火星环绕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表示,与已经成功进行了多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美国相比,我国在“天问一号”探测任务之前,尚不掌握第一手火星环境资料,对火星的地形地貌、天气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尚不熟悉。因此在本次任务中,根据全球已公开的数据,在任务规划中首先预选出一个首选着陆区以及一个备选着陆区,并通过环绕器环绕火星的方式,对预选着陆地点进行探测。






同时,由于“天问一号”携带的火星车采用太阳能帆板的形式供电,大量沙尘会覆盖在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降低发电效率甚至导致发电能力丧失。对于火星车来说,失去能源供应无疑是致命的。因此,通过停泊轨道3个月的预选着陆区探测,八院火星环绕器研制团队可以对火星的天气情况尤其是沙尘暴的动向进行监测,从而避开恶劣的火星天气,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实施两器分离任务。
据八院透露,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后,后续将进行桅杆、太阳翼、天线、车轮等机构的释放展开,“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行驶到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环绕器在完成着陆过程的中继通信任务后,再在周期为两个火星日的停泊轨道上运行一圈,之后在近火点实施变轨机动,将轨道变为周期为三分之一个火星日的中继轨道,这样一个火星日内,环绕器可为火星车提供一次近火点中继通信和一次远火点中继通信,为后续的巡视探测任务提供指令上注和探测信息传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