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中供地背后:大房企有钱花不出去,小房企不赚钱也要抢
梦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
从4月以来完成首次集中供地出让的广州、重庆、无锡、杭州等城市来看,我们对集中土拍的幻想破灭了:
广州:48宗土地,以郊区地块为主,仍有7宗拍至封顶,溢价率最高达45%;
重庆:46宗土地,平均溢价率约42.99%,最高超120%;
无锡:16宗土地,仅1宗未破最高限价,多块地刷新地价纪录;
杭州:57宗土地,总成交金额达1178亿元,平均溢价率达24.85%……
而在2月下旬“两集中”政策刚出来的时候,万科领涨,地产股掀涨停潮。核心在于,市场预期,集中土拍能分散房企的拿地资金,有利于降低溢价;提高拿地门槛,利好有资金优势的大房企。
彼时,头部房企如万科、中海等也信心满满。可从目前集中供地的结果来看,万科、保利、中海等几乎颗粒无收,反倒是区域性房企收获颇丰。
土地溢价如此之高,有些地块算下来根本不赚钱,大房企一盘算,不得不放弃一些优质土地。而区域性小房企,为了有米下锅,明知没多少赚头也要拼命去抢。
有投资者向滨江集团董事长提问:公司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让中获取的土地,有几个点利润?
“公司融资利率很低、品牌影响很大,努力、努力可以把利润率做到1%至2%。”换个说法,这些地只要不亏钱就烧高香了。
这说明,集中土拍城市的土地溢价,较土拍前有过之无不及。并且,大房企有钱花不出去,小房企则只能硬着头皮抢。
/ 01 /集中抢地,房企“内卷”超乎想象
以前是一块地一块地抢,现在变成了一片地、一片地抢,这可能是集中供地给土拍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
集中供地变集中抢地,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看看地产股的走势,万科、保利等头部房企,股价不到两个月均跌去了20%左右。
这也不能怪市场翻脸不认人。原来大家认为,把零敲碎打的挤牙膏式的土地供应改成集中出让,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市场对土地,尤其是对热门城市土地的渴求。以此给土地市场降温,使地价理性回归,进而提高房企利润。
但从已实行过集中供地的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天津等地的结果来看,土地溢价率仍高得离谱。
杭州平均溢价率是24.85%,重庆由于没有设地价上限,平均溢价率达42.99%。实际上,单看溢价率已经不足以反应市场的疯狂。
如果你去看北京市场的土拍结果,30宗土地成交额1110亿元,相当于去年土地出让金的一半以上。但溢价率超过15%的地块寥寥无几,会让人有种土地价格便宜的错觉。
这可是寸土寸金的首都啊,看不起谁呢?
以北京丰台张郭庄村A区居住用地为例,规划建筑面积17.11万平方米,起始价59亿元,网上11次报价至62亿元的上限价,溢价率仅5.08%。
按规定,土地竞买报价至上限后,转为竞报“公共租赁住房”面积。同时,设定“公共租赁住房”上限面积49000㎡,当竞买报价达到上限时,转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
换句话说,谁报的公租房/高标准商品房面积高,谁能拿到地。最终,首开+卓越以62亿元+3.25万㎡公租房力压群雄。
5.08%的溢价率,比起动辄30%的溢价率是要低很多,但不要忘了,其中还有19%的公租房比例。这无疑会大大降低房企后续的项目利润率。
显然,溢价率失真了。即使高溢价率的杭州,数字也有“水分”。
根据杭州的规定,土地价格超过竞拍文件上限,采取竞报自持比例。此次集中供地中祥符宅地自持比例高达38%,为杭州土拍史上之最。这块地还是商业兼容住宅地块,住宅占比仅为49.6%,扣除38%的自持比例,真正可售的住宅建筑面积仅11.6%。
开发商拍下这块地后,88.4%的面积只能自持收租不能出售。这无疑会极大提高开发成本,压缩项目利润空间。
实际上,房企拿地前的测算误差不会太大,再加上高自持比例指不定就亏了…但对一些房企来说,硬抢也得上,尤其是杭州这种热门城市。
参考滨江集团董事长在回答投资者提问的表述,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让中获取的土地,“公司融资利率很低、品牌影响很大,努力可以把利润率做到1%至2%”。
这意味着,滨江集团拍下的土地只要不亏钱,能养活整个团队就阿弥陀佛了。
深耕杭州的滨江况且如此,其他在杭州竞拍土地的房企,大概率只能拍个寂寞。
/ 02 /不赚钱,硬着头皮也要抢?
土地储备是房企的重要“生命线”,在集中供地政策刚刚落地之时,头部房企如万科、中海等都信心满满。
2020年业绩沟通会上,郁亮表示:“万科并不追求过低净负债率。现在土地集中供应制下,要求企业资金有很大弹性,18%净负债率可能正是在等待机会。”
但在此次集中土拍中,万科乃至保利、中海、龙湖等经营稳健的房企,普遍不愿意参与高溢价拿地的厮杀,反倒是区域房企异常积极。
比如,广州集中土拍中,地头蛇越秀拿下108亿元土地,成为最大赢家;杭州集中土拍,地头蛇融信拿下142亿元土地,成为最大赢家。
反观万科,4月份在土拍城市拿地权益总金额仅30.07亿元,其他头部房企也大多如此。不差钱的万科,在集中供地的几个城市拿地总金额,还不如区域房企在一个城市拿的多。
这些稳健的头部房企,绝大部分深耕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说集中供地的城市土地,就是它们“命根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房企有钱拿不到地,小房企却要硬着头皮抢地呢?
还不是因为内卷至此,区域小房企为了有米下锅,明知没多少赚头,也要抓住一年三次的集中供地机会补库存。
以深耕杭州的融信为例,2020年在杭州的销售额为482.5亿元,占到集团总销售额31.1%。哪怕不赚钱也不敢丢掉杭州市场,一旦在杭州拿不到地,公司的规模就会快速萎缩。
不夸张地说,开发商买地,已经跟我们大部分人买房子一样,也成了刚需。就如某房企管理层所说,不赚钱,地也要拿,不然谁养这一帮人?
而经营稳健的头部房企,可选择性就会大很多。它们在几十个城市做到了TOP级,不管是品牌、政商资源,并未在集中在个别城市。这让它们面对集中供地时,可以选择增加非集中供地城市的拿地占比,暂时回避激烈的厮杀。
以万科为例,4月万科在土拍城市拿地权益总金额仅30.07亿元,而整体拿地金额为183.96亿元,去年同期只有35.22亿元;一季度保利拿地金额452亿元,去年同期则只有347亿元。
表面看,在第一轮较量中,比起斩获颇丰的区域房企来说,头部房企大多陪跑、略显失色,但实际上,竞争的天平正在加速倾向后者。
/ 03 /二次供给侧改革,竞争天平倾向大房企
正如前文所说,集中供地出让的高溢价土地,使得竞拍的房企普遍不赚钱或微利。
规模不断扩张,项目却带不来利润,这意味着,房企杠杆会越来越高,经营风险将成倍放大。尤其对自身负债较高的房企来说,不断增加的负债会让其随时面临崩盘危险。
然而此次集中土拍,杠杆高的房企,拿地更加积极;杠杆低的房企,拿地反倒谨慎。
比如,越秀和融信这两家,在土拍中大放异彩的地方性房企,2020年现金和有息负债之比分别为41.6%、37.4%;同期万科、保利现金和有息负债之比分别为75.5%、49.2%。
负债高、抗风险能力弱的地方房企,更愿意冒风险拿低利润率的土地;负债低、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头部房企,却不愿意冒风险拿低利润率的土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者虽然短期维持住了规模,但长期被淘汰的概率却在增加。
蓝光发展就是前车之鉴。某种程度上,蓝光发展如今的危机,就是因为卖房子“不赚钱”,只能不断借债扩大规模。而在“三道红线”收紧融资后,不能“借新还旧”,资金压力陡升。
从蓝光发展过往数据看,2015年末销售额为183.7亿元,到2019年末猛增至1015.4亿元,四年增长超过五倍;有息负债从2015年末的171.6亿元,增长至2019年末的609亿元。
显然,公司没办法靠卖房子创造的现金流进行扩张,只能不断举债扩张,结果就是杠杆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
再回到集中土拍来看,杠杆较高的地方性房企,拿到的土地是微利甚至亏损,这让公司的扩张只能寄希望借贷。这要求公司必须时刻警惕蓝光发展的命运。
如果说,“三道红线”是房企的供给侧改革,那么,长期看,集中供地更像是房企的二次供给侧改革,竞争的天平再次向头部房企倾斜。
以前土地市场信息没那么透明,中小房企还有机会“捡漏”优质地块。集中土拍后,中小房企拿到的地多是不赚钱或微利的地块,陷入拿地和不拿地都会面临收缩的“囚徒困境”,拿地不赚钱,不拿地没活干。
对有钱的大房企来说,集中供地的好戏才刚刚开始,走走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