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小川、李波、肖远企、肖钢现身,这场论坛信息量很大!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谢艺观)数字人民币要取代第三方支付?地产金融等领域潜在风险如何应对?长期低利率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新基建投融资症结怎么解决?
22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央行副行长李波,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中心理事长、证监会前主席肖钢现身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就诸多热点话题分享观点。
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发表讲话。 主办方供图
数字货币取代第三方支付是妄议
“现在有一种议论,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DC/EP和e-CNY是想取代现在第三方支付的角色”,对此,周小川认为,“这是一种妄议。”
周小川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说DC/EP的计划是一种双层系统,而且整个研发队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由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等,还有电信营运商和几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参与研发,都是在他们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瞄向升级换代的新台阶。
“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当然在一条船上的人有时候也会有不同意见,有时候也可能在有些问题上会有争议,但毕竟是在一条船上。并不是有些人说的好像是一种内斗,谁会取代谁的说法。”周小川说。
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发表讲话。
对地产金融等领域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
“近年来我国外部环境出现深刻变化,国内也处于一些金融风险‘水落石出’的阶段,金融调控面临一些挑战,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建立,帮助我们较好地应对了这些复杂形势,但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还不够健全和成熟。”李波称。
为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有效性,李波表示,将建立全覆盖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加强对加杠杆行为、债务及金融周期的监测,有针对性的创设政策工具,做好重点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逐步将主要的、重要的、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李波还表示,要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结构性靶向调控的作用,针对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债券市场等特定领域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
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发表讲话。 主办方供图
长期低利率会造成金融风险隐性化和长期化
“低利率会带来一个趋势性现象,就是利率水平和净利差长期持续下降,长期低利率环境则会造成金融风险隐性化和长期化。”肖远企表示。
肖远企认为,从央行的角度看,负利率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央行资产负债表风险爆雷增加,越来越需要将各类资产市场动态纳入视野;从财政角度看,超低利率或将引发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加剧财政悬崖与主权债务风险;从企业角度看,债务高企值得警觉,目前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50%,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企业贡献的;从金融市场看,容易助长资产泡沫和投机炒作。
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中心理事长、证监会前主席肖钢发表讲话。
当前新基建存在社会资本投入不足问题
肖钢认为,当前新基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格局,制约了新基建发展。
在肖钢看来,传统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基建的需求,现行PPP模式有待规范和创新,新基建所需长期低成本资金来源亟需拓展。
因此,肖钢建议,“对于准经营或纯经营的新基建项目,要充分引入市场竞争,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破除障碍,允许民营资本以股权或其他方式投入重大新基建项目,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