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二所”后又有50家院所入驻,中科院为什么看中了B站?
5月23日,中科院携手B站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一起曝光科学的神秘宝藏,获得科普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被称为“中二所”的物理所到中科院,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因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的科普UP主资源选择B站,让有意义的科普变得更有意思。
(图说:今年公众科学日,观众席地而坐,围观由B站UP主和大学教授带来的户外大型实验秀)
跟着王冰冰(UP主“吃花椒的喵酱”)一起打卡中科院,再来一场中二所的奇妙之旅,一起解锁科学的奥秘。在第十八个公众科学日这天,中科院携手B站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科普活动。
事实上,早在3年前,中科院旗下的物理研究所便开始用更有趣的方式、更年轻的语态尝试做好科普。2019年,物理所的王科等十几个核心成员发现,B站正日益成为聚集最多年轻人的平台,与此同时,官方的科学机构却入驻不多。说干就干,因为“中科院物理所”的IP已被注册,UP主“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此上线。从此在江湖上,物理所多了个“中二所”的昵称。
网络用语“中二”,指的是初中二年级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天马行空的气质。而这,与B站“中二所”的气质正好相符。比如遇到世界气象日,“中二所”便会拿着手机到中央气象局做一场直播。春游去植物园、哪怕是五一假期,只要有热点,“中二所”都会抓住机会做好科普。
“中二所”迅速出圈了。2019年的公众科学日上,B站UP主“真·凤舞九天”用线下的一场化学实验秀,为台下的几百人来了一场跨学科的“梦幻联动”。这场物理所与B站独家合作的开放日,甚至火爆到不少人席地而坐也要听完。
后疫情时代的防疫要求,更让网络平台的作用得到凸显。2020年5月23日,是物理所从2004年开始科普以来,全部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完成公众科学日活动的第一次。从集智脑风暴到午间茶话会……在B站,物理所的专家院士与科普UP主一道,用通俗解说完成了硬核科普。
(图说:2020年的公众科学日,B站UP主“毕导THU”在线分享自己对于科普的看法)
物理所的成功经验,让中科院在今年用更大的步子迈向B站。除了“中二所”的“保留节目”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天文台、力学所、地质所等50多家科研单位一起加入中科院公众科学日的B站特别活动,用或有趣或浪漫的方式,奉上一场科学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公众科学日不再只是科学知识的线性传播,更是融合线上线下、打破次元壁的双向互动。除了院士讲座、科普实验之外,众多身怀绝技的B站UP主也与他们的作品一起现身展区,让人在感慨“英雄自古出少年”之余,见证“科学很可爱”的力量。
比如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曾花费20万、耗时15天,用500克黄金纯手工打造出三星堆黄金面具,被博物馆喊话“来上班”。又比如UP主“凹凸赛克”接受科研单位的委托,用3400片零件、耗时半年,完成“华龙一号”核电站的积木版模型。更有UP主“稚晖君”看到“天问一号”发射成功而倍感欣喜,用螃蟹壳+芯片做出一辆火星车,并将代码开源上传,让网友连赞“黑科技”……这让人不禁感叹,藏龙卧虎的B站早已成为社交型学习平台。
(图说: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手工制作的三星堆黄金面具首次线下展出))
从网络视频平台到社交学习平台,B站真可谓宝藏满满。最新一期的财报显示,B站的月活已达到2.2亿,换言之每2位年轻人中便有1位在B站。大量的年轻人聚焦于此,让B站天然具有Z时代社交的属性。
当一群极具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头脑聚合在一起,昔日的二次元平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型学习社区。在B站,从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罗翔说刑法”,到清华大学毕业的科普UP主“毕导THU”,再到热衷用电子元器件改造昆虫标本的“修一j”,学科领域迥异、垂直圈层不同的知识普及内容各放异彩、相得益彰。又因为这里良好友善的社区氛围,常常能助推各个圈层打破次元壁,跨屏“搞事情”,在社交互动和创造中为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提供更多语境、带去更多思考,收获优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效果。
(图说:B站UP主“影视飓风”在现场进行分享)
纵观科学史,正是跨学科的交流、多维度的交流,让研究得以集思广益、突飞猛进。生来与电子媒介相伴相随的Z时代,也正在B站这个“大本营”,汲取知识更收获成长。
相信在未来,大量求知若渴的用户与众多身怀绝技的科普UP主,将在B站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中,让曾经小众的科普变得更加迷人,让科学的星火越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