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以“城市微脑”,打通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05-28 19:46:02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以“城市微脑”,打通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

究竟什么样的“智慧”,才是智慧城市真正需要的?

这个问题,或许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的那一刻就已经在被讨论;而一直以来,我们似乎始终都未能得出一个相对更科学的、可操作的、切实有效的答案。

但这一僵局正在被打破。

5月26、27日,全国智标委第三届第二次工作会议暨第六届绿色智慧社区产业峰会在青岛崂山君澜度假酒店正式召开。会上,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斌发表了一场以“数字迭代·共赢生态”为主题的演讲。

一种独特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城市微脑”,也随着这场演讲浮出水面。而这也成为海尔·海纳云,这家来自青岛的智慧物联企业,就上文中的问题给出的他思考之后的答案。

以城市微脑,打通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

其实从智慧城市概念最初提出,到在今年的“十四五”规划中被反复提及,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已经相当完备,“智慧城市”蓝图已然清晰、愿景也十分美好;

但遗憾的是,在蓝图和愿景背后,“智慧城市”的高级的理念与先进的技术红利,却迟迟未能彻底地惠及城市,惠及产业,惠及每一方百姓。

问题就出在具体的场景身上。这个场景,或许是横向的社区、园区、镇街、学校、酒店、商业mall,也可能是纵向的消防、电梯、车库、照明等等——毕竟,智慧城市的建设最终还是需要这些城市中的末端环节,在智慧的充分赋能下形成合力,成为构成更大规模智慧城市的每一块肌肉与关节。

陈斌认为,这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最后一公里”。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海尔·海纳云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微脑”的概念,即基于城市中的每一个末端环节,进行对应的完整的生态布局,让城市中的每一个微观环节都能被定制化的“智慧”赋能、拥有自己的思考力,并进一步自我造血、形成生生不息的蓬勃迭代力量。

但“城市微脑”只是一种设想。想要将这种设想落到实处,仍需要从科学的逻辑到先进的技术全方位的支持,并非任意一个机构或企业都能驾驭。

而海尔·海纳云之所以有底气提出这一概念,也正是因为它当下所采取的“1+3+X”模式,它的底层逻辑——“场景+生态”,刚好能成为“城市微脑”构想落地的行之有效的推动力。

技术,为“城市微脑”奠基

据了解,在海尔·海纳云的“1+3+X”模式中,1即“城市微脑”,3是指IoT物联平台、BIM可视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X是指无线衍生的定制化场景应用。

从这个模式来看,海尔·海纳云有底气提出“城市微脑”的构想,首先来自于它技术上出色的研发能力。

该模式中的“3”,即IoT物联平台、BIM可视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这是海尔·海纳云当下核心的三大技术产品。IoT物联平台的平台化智慧物联能力,BIM可视化平台的全生命周期、全维度操控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的高速的、精准的庞大算力,共同构成了海尔·海纳云“城市微脑”构想坚实的技术底座。

而且海尔·海纳云的研发能力还在持续成长;更多具有破局意义的技术产品,还在不断地在这种出色的研发能力的驱动下破壳而生。其中就比如此次大会上全新发布的海纳云“天神一号”智盒。

有别于传统以GPU为核心的算力设备,海尔·海纳云“天神一号”智盒采用了异构化计算单元,将CPU、NPU和MCU进行集群,实现了低成本的算力供给,还在算力的基础上内置了39种场景化的算法,包括业内领先的240帧/秒的人脸识别结构化处理能力,可以节省20%以上的算力成本。

该产品利用NPU在内的计算单元带来了每秒200万亿次计算的性能,不仅降低了算力的硬件成本,并且能够满足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在内的多种计算场景。

这一新技术的诞生,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硬件简单叠加的智慧社区设计逻辑;它让智慧社区更像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拥有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应用的生态能力,并且对软硬件的统筹给出了新的思路。

场景,让“城市微脑”走进现实

但技术只是“城市微脑”的基石。让“城市微脑”彻底从构想走进现实的,是“1+3+X”模式里一种与众不同的底层逻辑,即海尔·海纳云所尤为擅长的“场景+生态”。

其中,场景的定制力和平台的迭代力,成为了“城市微脑”设想在城市大范围、多领域落地的重要支撑。

正如陈斌所说:“我们从智慧社区、园区出发,构建智慧城市的微脑,打通城市数字化的毛细血管,破解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我们的数字大脑具有场景定制化,会思考,能迭代的差异化能力。”

可定制、可复制——这首先是“场景”最鲜明的优势。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无论是园区、社区、商业MALL、学校等横向领域,还是照明、消防、电梯、车库等垂直领域,它们都是城市中体量庞大又情况各异的末端环节;而模块化的场景思维,不仅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匹配对应场景,同时还能依用户要求进行灵活的模块增减,进行定制化设计,这些特点刚好能够让“城市微脑”适应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复杂现状。

“我们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海量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陈斌说,“以社区为例,我们能通过社区中存在的6大生活空间为载体和用户最关心的8大场景,通过海纳云社区数字化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N种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创造用户最佳体验。”

由于始终以用户的切身需求为出发点,目前海尔·海纳云的智慧消防、智慧电梯、智慧车库等多个智慧场景已经十分成熟,且已经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同。

例如针对近期热议的电动车进电梯问题,海纳云·梯之网能够实现电动车进入电梯的系统自动识别,梯门会在电瓶车离开前拒绝关闭,同时警报也会实时传送至总控室,以保证特殊情况下所必需的人为介入,从而从根本上杜绝隐患;

而针对频发的、危害极高的森林火灾问题,海尔·海纳云智慧消防场景,则能够通过从硬件升级到平台加持的全方位改造,构建起“天、地、人”立体网络的高科技硬件监控网,从根本上解决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的智慧化建设难题——

其中,城市消防方面,海尔·海纳云现已为青岛波尔多小镇等几十个小区提供了“防患于未然”的火灾预警、消防栓日常监测等物联服务,让社区消防安全时刻“在线”;而森林防火方面,为重庆铁山坪森林公园量身定制,通过建设“一张网、一平台、一中心”,形成全覆盖、一体化、智能化的智慧森林防火监测管理体系, 覆盖近2万亩森林面积,打造出重庆江北区的森林防火示范标杆项目。

还有车库中经常困扰用户的结露潮湿、照明能耗浪费等问题,也都能够在海尔·海纳云智慧车库场景中,借助智能防结露系统、智慧车库照明系统等得到有效解决。

生态,让“城市微脑”生生不息

与场景的可定制、可复制特性相对应的,是海尔·海纳云“生态”思维的兼容与开放;基于“生态”而来的“城市微脑”,带来的则是行业壁垒的突破,和更具可持续意义的自我迭代力。

首先,将“城市微脑”快速覆盖到整座城市,这绝非一家企业之事,它需要集合行业上下游不同企业,链接起数据、接口等标准各异的海量终端;而海尔·海纳云所打造的“智慧+”物联网生态平台具有千亿级接入能力,它瞄准的正是行业中的数据、接口壁垒的问题。

“海尔·海纳云能广泛协同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生态伙伴,共建多元化的生态平台,”陈斌说,“并且我们能吸聚多方生态资源方,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模式。”

“而且当下智慧城市建设中主要面临的因业务协同、实际落地、多方管理带来的顶层规划问题,也能够在这种生态思维中,通过高兼容度平台的打造而得以解决。”

其次,无论是“城市微脑”还是“智慧城市”,想要实现真正的“智慧”,它们最终都必须从高成本的“被动改造”,走向根据可持续意义的、能够自我造血与迭代的“主动焕新”。

而据陈斌介绍,海尔·海纳云的TO G的社区综治平台、TO B的运营管理平台、移动端的APP平台、TO C的HIM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均可根据变化的需求进行平台的迭代升级而无需设备的二次投入,平台的架构支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微脑”的构想与“场景+生态”的模式,已经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完整闭环——场景与生态两大思维的协同,为海尔·海纳云“城市微脑”构想提供了培育的沃土;而海尔·海纳云“城市微脑”的落地和推进,也将不断驱动场景与生态发挥自有优势,继续探索到突破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的更多方式与可能。

样板,带来“城市微脑”的更多可能

以“场景+生态”为支撑的这种先进的“城市微脑”概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机会。

青岛西海岸的王台镇街样板,就是海尔·海纳云真正运用“城市微脑”改变城市治理的成功案例。陈斌介绍,该项目历经一年的成功运行,已经自动研判2w多事件,减少经济损失2000多万,并获评了山东省5G应用示范试点;

胶州三里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是海尔·海纳云以打通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着眼当下热门的城市更新领域而打造的老旧小区改造样板:

海尔·海纳云为该项目引入了“胶州市绿色智慧住区服务平台”,它依托海尔·海纳云特有的AIoT数智融合技术,能够将社区中人口、房屋、车辆、时间等基础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相互关联。

在这里,政府基层对社区的统筹性管理因此成为可能,改造后社区的基层管理工作也将更具系统性与延续性。

但远不止是社区——

着眼智慧城市所真正需要的“智慧”,海尔·海纳云以“城市微脑”理念为指引,在消防、电梯、照明、车库等多个城市垂直领域场景中,在全国范围不断落地优秀的实践样板:

例如在重庆铁山坪森林公园,海尔·海纳云的AI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现已在这里成功上线。该系统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能通过视频分析、地表火探测、智能管控、3D高清卫星图以及决策指挥等模块的组构,以“一张网、一平台、一中心”为架构,真正实现一种全覆盖、一体化、智能化的智慧森林防火监测管理体系的搭建。

高时效,低人工,全协同。重庆铁山坪也因此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优秀的智慧消防样板。

这或许就是智慧城市所真正需要的“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红利,最终必须、也一定要惠及到“人”的身上;而由园区、社区以及电梯、消防等无数个具体场景构成的这些“城市微脑”,就是将智慧城市红利带到百姓身边的“最后一公里”。

正如陈斌演讲的主题——数字迭代,生态共赢。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的是创新的技术,是先进的思路,是自我造血的、生生不息的迭代能力,是从政府、到百姓、到行业生态中每一家企业的共赢。

陈斌说:“海尔的精神就是‘诚信生态,共赢进化’,也欢迎更多的生态方与我们一起共建智慧产业生态。”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场景+生态”的赋能下,“城市微脑”的设想终将穿越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走进现实、走到我们身边——

真正的“智慧城市”理想,已经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