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渠水清冽,润泽一方 来源:新华社

韦拔群故里,共耕渠
从试办共耕社开展土地革命
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渠清泉静静流淌
无言地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百年不变

共耕渠出现的年代
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犹如一盏明灯
照亮了桂西北人民奔向革命征程的康庄大道
如今的共耕渠
活水源源不断
水中鱼儿撒欢,渠旁瓜果飘香

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党组织
犹如一个个战斗堡垒
挺立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
韦拔群等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
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渠水无言,山河见证
风华正茂的百年政党正带领中国人民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问渠那得清如许——共耕渠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方位

文字记者:王念黄浩铭
视频记者:覃广华 黄凯莹 黄浩铭 张宝亢
海报设计:姜子涵 陈凯茵
新媒体编辑:王晶晶 王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