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年实际服务人口1300万……这个《征求意见稿》彰显了青岛的“人口雄心”
全面深化户籍政策改革,增强外来人口吸引力度,促进人口生育水平适度回升,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130万,实际服务人口达到1300万(实际服务人口范围主要涵盖在本地居住的本市户籍人口和在本地停留超过24小时的外地户籍人口,不包括“一日游”、公务活动当天往返及交通中转等人员);
构建与“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开放型”城镇空间形态相匹配的人口布局,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左右;
人口年龄结构得到改善,年轻劳动力人口持续聚集,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保持在67%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放缓;
……
近日,《青岛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深入分析了青岛人口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压力、面临发展形势,对“十四五”时期青岛的人口发展做出全面规划。
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社会各界对人口总量、出生人口、人口分布、家庭户规模等数据予以高度关注,展开了广泛热烈的讨论。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重大转折期,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预期、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劳动力资源供给缩减等问题凸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
从全国看,“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十年是我国人口进入负增长、人口变动换挡提速的重大转折时期,需要制定并完善人口长期发展战略。
从青岛看,“十四五”时期,是青岛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全面扩大人口规模,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城市空间、产业格局、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打造青春之岛、活力之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人口发展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适度扩张,持续推动人口规模壮大。
“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就是要落实这一部署,旨在阐明规划期内青岛人口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人口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做好人口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征求意见稿》一共九章、26节,信息量很大,有很多新提法,令人眼前一亮。
01
常住人口破千万,“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正确认识当下的自己,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十三五”时期,青岛逐步完善人口政策,统筹推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全市人口总量稳定增长,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结构逐步调整,人口分布持续优化。
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截至2020年年底,青岛市常住人口达到1007.17万人,在山东省的人口规模排名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第3位提升到第2位,增速为15.57%,高出全省9.58个百分点,增量135.66万,位居16市之首。
《青岛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目标是,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也就是说,青岛超额圆满完成了这一既定目标,表明青岛的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加强,省内中心城市核心地位不断巩固。
“十三五”以来,受户籍政策改革和“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双重效应叠加,全市户籍人口稳步增长。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37.46万人,相对2015年增加了54.35万人,年均增速1.35%。
需要指出的是,户籍人口规模距离《青岛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确定的850万的既定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户籍人口增量看,机械增长规模为32.81万人,占户籍人口总增量的60.4%,户籍政策改革对促进户籍人口机械增长效果显著。自然增长规模为21.54万人,年均出生率12.85‰,死亡率7.58‰,自然增长率5.28‰,二孩出生人口占比达到50.3%,生育政策有效带动人口自然增长。
从人口素质看,全市人口健康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到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43万人。
从人口结构看,总人口性别比更趋合理,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3.9。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5-64岁劳动力人口规模增长44万人,劳动力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人才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3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3才总量达86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7.2万人。
从人口布局看,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比2015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比“十三五”规划目标高出2个百分点。随着重点产业向次中心城市和重点功能组团的加快转移,外围区市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城镇空间多中心化趋势日益明显,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减小。
02
这些问题及压力要引起重视
应该说,青岛当前的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体量、城市能级是大体相当的。但是,与国内前排城市相比,青岛常住人口规模还不算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七普数据的相继披露,中国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榜单出炉,它们分别是:重庆3205.41万人、上海2487.09万人、北京2189.3万人、成都2093.8万人、广州1867.66万人,深圳为1756.01万人、天津1386.6万人、西安1295.29万人、苏州1274.83万人、郑州1260.1万人、杭州1193.6万人、东莞1046.66万人、青岛1007.2万人、长沙1004.8万人。
青岛排名全国第17位,低于GDP在全国的排名(第13位)4个位次。
从人口增量看,近十年,GDP与青岛咬得很紧的郑州增加了397.41万人,长沙增加了300.4万人,宁波增加了179.86万人,均高于青岛。
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存量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二是外来人口的净流入(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
先来看自然增长。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十三五”期间,青岛总和生育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0年为1.12,低于国家同期1.3的平均水平。
受生育政策影响,青岛出生人口规模在2017年达到峰值,随后呈现持续回落,2020年较峰值年减少5.8万人。随着生育者减少和生育意愿低迷,未来青岛人口低生育率和少子化的基本态势在短期内较难改变。
与此同时,青岛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人口产业协调发展更趋紧迫。“十三五”以来,青岛劳动力规模占比不断缩减的同时,还面临内部结构老化的问题。2020年,全市15-64岁常住劳动力人口占比70.39%,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户籍人口15-44岁核心劳动力减少9.37万人,45岁及以上大龄劳动力人口则增加7.11万人。
未来,青岛劳动力人口规模缩减及结构老化的趋势将持续存在。随着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对年轻、优质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更加倚重,人口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供需压力和结构矛盾将更加凸显。
此外,人口流动迁徙活力不足,对核心人群吸引有限。从短期人口迁徙看,由互联网人口位置大数据显示,青岛对外人口迁徙规模的70%来自于省内城市,45%集中在胶东经济圈城市群内,人口流动迁徙的来源地和去向地结构较为单一,与京津冀、长三角等邻近都市圈、城市群的交流活力不足。受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度等因素影响,青岛对年轻优质人群的吸引竞争优势与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地还存在较大差距。
《征求意见稿》指出,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人口基本形态,青岛生育水平进一步走低的风险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挑战将持续显现;青岛在招引重点人群,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格局上将面临较大挑战。
随着青岛人口发展与全国人口形势一样进入关键转折期,人口内部结构失衡与人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压力态势持续存在,推进青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
总的看,“十四五”时期,是青岛发挥战略叠加、开放拓展和区域协同等多重优势的重大机遇期,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户籍政策改革的突破期和公共服务需求上升的矛盾期。
03
关键是要让“近悦远来”
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底蕴。能不能集聚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人口,直接关系到青岛未来实现怎样的发展。
《征求意见稿》提出,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线,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目标是,2025年,全市人口规模显著增长,人口素质持续改善,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人口流动更富活力,人才红利机制建设成效显现,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适配城市功能的人口发展格局。
其中,人口规模增长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130万,实际服务人口达到1300万,明显高于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人”的目标。
人口结构压力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得到改善,年轻劳动力人口持续聚集,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保持在67%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放缓,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制度、工作机制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人口分布更趋协调——构建与“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开放型”城镇空间形态相匹配的人口布局,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片区人口职住更趋平衡,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更趋协调。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左右。
5年内常住人口净增加123万,意味着年均增长24.6万人,而“十三五”期间,青岛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为13.5万人,还有不小的差距,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改变路数打法。
未来,应当从提高人口自然增长和吸引外来人口流入两个方面发力。
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老龄少子化是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应积极应对,但不必过度悲观。
人口自然增长放缓怎么破?如何让育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
要看到,人口增长受人口年龄结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当从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方面着手。
《征求意见稿》从落实优化人口生育政策、强化母婴生育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等方面展开,明确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营造生育友善的社会环境,加强正向生育激励;健全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在内的配套政策,减轻家庭生育、抚养、教育成本;完善包括生育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善后服务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支撑保障,落实税收、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政策,加大对生活困难家庭的帮扶支持力度。
为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征求意见稿》提出,以“继续放宽中心城区、大幅放宽城区、全面放开县域”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降低落户门槛,实施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以“来了就是青岛人”为目标,实现城市发展规划安排、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等顺应人口流动趋势,建立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逐步探索推动公共资源以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探索实行胶东经济圈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等等。
未来5-15年,青岛人口发展虽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挑战,但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上仍具备有利条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有较大的回旋空间。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遵循人口发展规律,积极承接国家战略,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激发人口发展活力,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为青岛打下永续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