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新存款定价机制有望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哪些银行更受益
备受关注的“新”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将如何影响存款利率?不同银行之间存款定价将如何变化?
6月21日,市场自律定价自律机制公告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可见的是,此次调整不是“降息”,基准利率未变动。利率自律机制表示,金融机构仍可在自律上限之内,与存款人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并不一定会有大的变化。
新定价模式对大行影响较小
将存款利率上限定价方式改为“基准利率+基点”模式,有助于消除杠杆效应,可以避免部分银行在长期存款方面的恶性竞争。
“在实践中,四大行由于密集的网点优势,高息揽储的动力不强,其存款利率达到上限的比例要远低于中小银行,因此新的存款利率上限定价模式对大行的影响较小,对于中小银行尤其是长期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有助于减轻一定的负债端压力。”平安证券指出。
中金公司指出,调整后的利率上限,其中,国有银行比其他银行利率更低一些,短端来看国有银行上调幅度更小,其他机构上调幅度较大,长端来看国有银行下调幅度较多,其他银行下调幅度则持平或低于国有银行;执行新利率上限之后,长短期存款利差将有较大幅度的缩窄,期限结构斜率更接近债券的期限结构斜率。
天风证券也认为,从主体来看,国有四大行存款利率上限普遍有所降低,并且降幅比其他银行更大;其他银行(四大行除外)则出现分化,1年期及以下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上限普遍抬升,1年期以上均有下降。从期限来看,中长期限(1年以上)存款利率上限都有所降低,并且期限越长,降幅越明显。
银行负债端成本能降多少
利率自律机制表示,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内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
浙商证券指出,实际上本次改革与去年以来相关政策如压降结构性存款、叫停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MPA考核等一脉相承,推动存款市场有序竞争,有助于协助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压力,进而缓解资产端贷款利率上行压力,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天风证券指出,这一变化将降低和稳定银行体系的负债端成本。一是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优化后,短端存款利率上限提高、长端存款利率上限下降。截至5月底,住户+非金融企业的活期存款占比只有34.3%,定期及其他存款占比达到65.7%;二是由于长期存款基准利率较高,倍数确定的利率上限较基准利率的上浮幅度高于短期存款(存在杠杆效应),实际执行利率也明显偏高,个别金融机构借此通过不规范产品吸收长期存款,被动抬高了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利率调整前后,由于多数存款期限在1年期以下,假定银行全部按照上限来吸存,测算下来国有银行吸存综合成本将下行7bp,城商行吸存综合成本将下行2bp,整体变化并不大。但考虑到银行原本也并未全部按照上限吸存,尤其活期存款往往以基准而非上限来吸存,并且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调将引导更多存款流向短期限存款,我们预计实际将推动银行综合吸存成本降幅高于上述测算数值。”中金公司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