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依图科技科创板IPO“弃考”,AI明星团上市阻滞,人工智能风口退潮?

时间:2021-07-07 19:48:57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赛男 实习生陈慧洁

编辑/张玉洁

“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昔日资本疯狂追逐的AI独角兽,正遭遇市场和监管的双重拷问。

在历经两次IPO审核中止后,7月2日,依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依图科技)的科创板上市之路最终还是摁下了“终止键”。

依图科技IPO审核终止系主动撤回,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此次终止系财报更新缘故。上交所公告显示,今年6月11日,依图科技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曾申请“中止”。

依图科技是否有重启IPO计划?7月6日,记者多次致电依图科技,但始终无人接听。

回望依图科技的IPO之路,可谓命途多舛。其上市申请于2020年11月获受理,2021年2月才回复第一轮问询。3月,公司主动要求审核中止;6月11日刚刚恢复,又因财务数据更新而中止,19天之后,依图科技最终选择撤回申请。

依图科技与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四家公司,并称为国内AI领域计算机视觉“四小龙”,“AI第一股”花落谁家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目前来看,上述公司的IPO进展均不算顺利。同时,“AI语音第一股”云知声、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也先后终止上市之路。一时间,市场对AI赛道的悲观情绪渐浓。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热钱迅速涌入该行业,诞生了不少AI公司。然而热门赛道和不断提升的估值之下,人工智能尚不明朗的商业化前景正被摆到越来越明显的位置。

因财报更新放弃IPO

据招股书,依图科技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学博士朱珑等人创立于2013年。依图科技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此次依图科技作为红筹公司申请公开发行CDR并在科创板上市。

就业务而言,依图科技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依图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都发起了科创板IPO。其中,旷视科技最早启动港股IPO但却在临门一脚时意外搁浅,后于今年3月转战科创板。云从科技于去年12月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截至今年6月25日回复完第二轮问询,此间也一度中止。商汤科技IPO计划时有传出,但至今并未官宣。

因此,依图科技曾是“AI第一股”的有力争夺者。同时,作为一家红筹企业,依图科技的上市又承载着诸多尝试与期望,它是继九号公司之后,在科创板第二家申报发行CDR上市的企业。

今年2月10日,依图科技首次答复问询函,就股权结构、相关业务和财务数据方面的问题作出解答,表示已具备申请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

但在3月,依图科技因发行人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依图该次中止与红筹架构有关。因公司是存在协议控制架构的红筹企业,主要因为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需要较长时间落实规则和监管的核查等要求,主动向上交所提出了中止申请。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轮问询中,在被上交所问及在协议控制架构项下对境内主体资金支持的时间、金额、途径和方式,有关资金往来、利润转移安排的合法合规性问题时,依图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协议控制架构项下境内主体间有关资金往来合法合规,未发生利润转移情形。

停滞的审核于今年6月11日重启。同日,又因财务资料过期,依图科技上市审核再度中止。

在历经两度中止后,依图没有迎来重启,而是在6月30日决定撤回IPO。

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司主动撤单系更新财报原因。有媒体报道称,待财务数据更新完毕,依图有望重回科创板“考场”,在前期充分备考的情况下,公司二次闯关有望更加高效。不过该消息暂未得到依图科技方面证实。

难以烧出的“钱景”

提起AI,“烧钱”是浮现在很多投资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随着旷视、依图、云从先后披露招股书,市场终于有了一次集中观察AI独角兽的直观视角。

据依图科技披露的财务数据,2017-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871.89万元、3.04亿元、7.17亿元和3.81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及-12.99亿元。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存货金额与过高的应收账款也为依图科技的营收蒙上一层阴影。报告期各期末,依图科技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0.32亿元、0.74亿元、2.60亿元及2.89亿元,占当期末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34%、3.47%、16.03%及10.84%;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0.26亿元、2.49亿元、5.52亿元和6.87亿元,2020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已达25.73%。

亏损额虽然在扩大,但依图科技在研发上并不含糊。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1亿元、2.91亿元、6.57亿元和3.81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6.94%、95.77%、91.69%和100.10%。

一方面是持续高企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亏损额在逐渐扩大,AI企业要谋求发展,对外部融资的需求量高,上市似乎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的初衷。

本次依图科创板IPO,拟募集资金75.05亿元,投向新一代人工智能IP及高性能SoC芯片项目、基于视觉推理的边缘计算系统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系统项目、高阶视觉智能计算平台项目、新一代语音语义能力平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而补流需求达到22.4亿元。

依图科技在招股书中这样描述面临的竞争和困境: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量资金不断投入,新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芯片设计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而研发项目的进程及结果的不确定性较高。此外,公司的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也会具有不确定性。

“如果未来公司在研发方向上未能做出正确判断,关键技术未能实现突破、相关性能指标未达预期,或者研发出的产品未能得到市场认可,公司将面临前期的研发投入难以收回、效益难以达到预期和失去技术优势的风险,对公司业绩和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实际上,旷视科技和云从科技的情况与之类似。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旷视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04亿元、8.5亿元、12.6亿元、7.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7.75亿元、28亿元、66.4亿元、28.5亿元。

云从科技的亏损情况稍好。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以及2.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是1.06亿元、1.8亿元、17.08亿元、2.86亿元。

从三家公司的解释来看,亏损逐年扩大原因基本一致,一方面,由于AI行业整体估值水平上升,公司优先股公允价值相应上升导致账面亏损;另一方面,则是持续的研发投入。

一位AI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AI公司能做到盈利的很少,行业内大概90%以上是亏损的,因为AI的软件、硬件、人才投入都很大。”

“整个AI行业不赚钱,一直在亏损中发展。IPO预示着企业依然缺钱,而且缺口不小。企业原本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融资的道路已经走不通,只能借助于股市来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

是风口还是泡沫?

随着包括依图科技在内的一众AI公司的IPO终止,市场对此前AI的投资热也陷入了冷思考。

人工智能赛道的火热大致可以从2016年算起,互联网巨头腾讯在这一年成立了AI Lab,百度则向人工智能转型。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并于2018年达到高峰,融资规模达到1311亿元,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规模为898亿元。

正是在2017、2018年人工智能处于投资巅峰的时候,对于AI表面繁荣、警惕泡沫的说法也随之出现。

2018年9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公开表示,“太多人用AI包装项目,造成估值过高,未来将会得到调整。”

这并非危言耸听,腾讯研究院&IT桔子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倒闭的中美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50家。

依图科技在招股书中也谈到了可预见的“市场竞争”:由于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大型综合性科技型企业和垂直细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都在纷纷入场。在人工智能技术变现的不同场景中,公司也面临传统硬件厂商、软件平台服务提供商以及互联网公司的激烈竞争,公司预计未来行业的竞争程度会不断提高。

而让市场感到犹疑的是,在此背景下,AI公司上市之后的估值是否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受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决定性因素在于技术创新,包括自身业务、技术壁垒、市场壁垒、甚至股东结构。

“关于AI的估值,没有共识,最终看市场,政策和公司业绩等几个因素。这些企业未来面临挑战主要在于创新性技术的研发,其次是新技术的应用,再次是尽快缩短商业化发展的时间,尽早盈利。”张孝荣说。

对于市场竞争和“泡沫说”,从业者的观察或许更有说服力。

“前两年泡沫是大了,因为大家对AI的认知有偏差,有些客户一开始觉得AI什么都能做,但他们慢慢也被市场教育了,变得越来越务实,对AI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人士对“泡沫”持乐观态度,“泡沫一定是有的,没有泡沫就没有办法蓬勃发展,但泡沫总会爆掉,退潮以后总会有人被淘汰,但总有人活下来。谁能活下来,其实就是找到了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最终会有一批公司起来。”

尽管AI投资潮退,但毋庸置疑的是,AI发展还将迎来新的窗口期。该人士告诉记者,“从疫情开始,大环境对AI很友好,因为产业链、人工的风险较大,需要AI技术来替代。对技术企业来说,疫情是一个推动,市场明白了必须靠技术来解决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