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柳叶刀》:在中国,学历越高的女性越瘦 男性则相反... 来源:梅斯医学
自1980年以来,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肥胖流行率开始悄然上升。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30亿人超重或患有肥胖症。同样,我国的肥胖流行情况亦不容乐观。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成年人的平均体重指数(BMI)和肥胖症一直在稳步增长。
去年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然而,在全国、区域或某些人口亚群中,对近期趋势尚无可靠评估。
为了解决这一证据空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新华、丁刚强、吴静团队研究了中国城乡居民的体重指数与肥胖趋势。相关论文于2021年7月3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doi:10.1016/S0140-6736(21)00798-4研究对2004年至2018年期间连续进行的六次全国性代表性健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了平均BMI和肥胖症(BMI≥30 kg/m2)的流行率,并按性别、年龄、城乡结合部、地理区域和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了时间趋势。并特别强调2010年之前和之后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平均BMI水平从2004年的22.7 kg/m2上升至2018年的24.4 kg/m2,由此可见,我国的平均BMI已几乎与“超重”标准持平。不过,2010至2018年间,平均BMI每年上升0.09 kg/m2,是2004至2010年报告的一半。
肥胖患病率从2004年的3.1%上升至2018年的8.1%。同样,2010年后肥胖患病率的年增长率为6.0%,略低于2010年前(8.7%)。自2010年以来,城市男性和女性的平均BMI和肥胖患病率的上升速度显著放缓,农村男性的上升速度适度放缓,但农村女性的上升速度持续稳定。
到2018年,农村女性的平均BMI为24.3 kg/m2,显著高于城市女性(23.9 kg/m2);但农村男性的平均BMI为24.5 kg/m2,显著低于城市男性(25.1 kg/m2)。
在这项研究中,有趣的一点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男性与女性在关心自己的体重上似乎有区别。在所有六项调查中,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平均BMI较低,但男性的BMI则相反,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男性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男性平均BMI较高。
BMI逐年变化总的来说,中国估计有8500万18-69岁的成年人(4800万男性和3700万女性)肥胖,是2004年的三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发生肥胖,现在无论男女老少,都在与减肥斗争中。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探索肥胖症的治疗策略。
好消息是,除了减肥药,减肥手术,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有些人狂吃不胖的秘密。
2021年7月2号,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变异等位基因,与较低的 BMI 相关。该变异等位基因杂合子携带者的BMI比人群普遍值低1.8,体重轻10.6斤,肥胖的几率降低了 54%。此外,在小鼠中敲除该基因,会使小鼠体重降低。这个研究发现为人类肥胖的遗传学提供了见解。
这是何方基因变异?瘦身效果这么神奇!
DOI:10.1126/science.abf8683在该研究中,研究员对来自英国、美国和墨西哥的 645,626 名个体的外显子组进行了测序,并估计了罕见编码变异与体重指数 (BMI) 的关联。
研究员确定了16 个基因,它们在蛋白编码序列上发生的罕见变异与BMI偏高或偏低有显著关联。在这16个基因中,GPR75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外显子组测序在约 4/10,000 名测序人群中发现GPR75的蛋白质截断变体(protein-truncating variant),杂合子携带者肥胖的几率降低 54%,BMI比人群普遍值低1.8,体重轻5.3公斤。
与BMI相关的基因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基因对体重影响,研究员敲除了小鼠体内的GPR75,并以高脂饮食方式喂养这类小鼠与正常小鼠,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杂合Gpr75-/+小鼠和敲除Gpr75-/-小鼠的体重增加分别降低 25% 和 44%,并伴随着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
说完了吃不胖的编码变异,研究员也发现了易胖的编码变异。研究发现,UBR2、ANO4和PCSK1中罕见的蛋白质截断变异与杂合子携带者肥胖的几率高两倍以上相关,类似于MC4R 中预测的有害非同义变异,这被认为是单基因肥胖的最常见原因。
此外,CALCR中的蛋白质截断变异与较高的 BMI 和肥胖风险相关,LEP,POMC,PCSK1,以及MC4R(但不是LEPR)与较高的BMI相关联。
这些结果表明,有时肥胖真的不是你的错,是体内基因的锅。不过好消息是,抑制这些易胖基因,如GPR75, 可能是肥胖症的一种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