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压力太大真的会让你“一夜白头”
原创 李晓琪 39深呼吸 收录于话题#健康新知15个
在小说、电影,甚至是社交媒体、网络社区,你一定有看到过关于一夜白头的故事。
在西方,据称18世纪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被送上断头台前一夜白头。因此,一夜白头的现象又被称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综合症”。
在中国,“一夜白头”成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被楚王追杀的伍子胥,在悲痛与重压之下一夜之间从黑发变为白发。
2019年央视播出的反腐纪录片《红色通缉》第四集,就有过这样一个案例: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潜逃计划会失败的乔建军,在落网当天“一夜熬白了头”。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自己在经历强压、焦虑之后,总能在黑发丛中找到那么几缕突出的白发。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一夜白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极端焦虑真的会
让人“一夜白头”吗?
长期以来,压力和头发加速变白的关系几乎一直没得到科学证实。
直到2020年1月,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上刊登了题为“Hyper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s drives depletion of melanocyte stem cells ”的研究。[1]该研究首次用坚实的生物数据,发现了压力是如何影响头发变白的这一过程,这也使“压力导致白发”的坊间传说得到了支持,让“一夜白头”有了些许科学基础。
◎ 去甲肾上腺素是毛发变白。/ 来源:参考文献[1]
通过研究负责机体“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交感神经系统(SNS),研究人员发现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在受到超负荷的压力,交感神经系统便会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导致黑色素干细胞(MeSC)受损,从而使毛发自然变白。
而黑色素干细胞在极端压力或暴露于高水平的肾上腺素下时,增殖和分化速度更快,从而使毛发由黑变白的速度也更快。
因此,焦虑/压力确实会让人“白头”,但需要时间,“一夜白头”只是个夸张的说法。
02
逆转青春!
研究表明:白发有可能变回黑发
压力导致的白发是由于黑色素干细胞受损,这种损伤一般很难逆转。
不过近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却推翻了经典认知,找到了“逆转青春”白发也可以变成黑发的证据。
该研究被发表于 eLife 上,题为“Quantitative mapping of human hair greying and reversal in relation to life stress”,研究人员表示:人类头发在压力下会加速衰老变白的进程,但是当压力消除,头发又会恢复成原有的颜色。[2]
1
头发变白,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该研究团队首先开发了一套定量人类发色特征的数字化系统,再通过对7名男性志愿者与7名女性志愿者进行发色跟踪研究学,并分析了白头发中的蛋白质成分,并找出了VDAC1、ATP5A1与PHB2等与线粒体功能关系密切的蛋白。
◎ 头发沿着头皮长度发生颜色逆转。/ 来源:参考文献[2]
令人惊讶的是,参加试验的志愿者的白头发并没有像一些以往研究一样“一白不复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全白的头发长出了深色的根部,有些头发还出现了变白、变黑、再变白的复杂情形。在不同位置的头发、不同的年龄、人种、性别中都被观测出同样的现象,这也证明“一夜白头”并非单纯的夸张描述,且头发变白后重新变回黑色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2
“逆转青春”只能发生在特定阶段
同时,该研究团队还将头发颜色的变化与受试者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关联,并惊人地发现毛发变白或复原与面临显著的压力或心理放松的时期相对应。当压力水平变高时,头发开始变白,而压力水平降低时,本来是白色的头发很快开始变黑。
◎ 多根头发的同步变白和逆转行为以及与社会心理压力的关联。/ 来源:参考文献[2]
研究人员还表示,因为只有一部分毛囊中出现了这种逆转,所以这一过程有可能只能发生在特定的阶段。
在头发刚刚开始变白的这个阶段,这个过程可能最容易发生逆转。对于那些满头白发的人而言,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毛囊可能发生变化,而大部分的头发估计已经“回天乏术”了。
这些研究,或许能使我们在未来从“一夜白头”到“一夜黑头”成为现实。如果现在的你正经历亚历山大的头发变白期,不妨给自己放个假,饮啖茶先啦!
参考资料:
[1]Hyper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s drives depletion of melanocyte stem cells.Nature 577,676–681 (2020).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1935-3.
[2]Quantitative mapping of human hair greying and reversal in relation to life stress.eLife 2021;10:e67437 DOI:10.7554/eLife.6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