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智慧城市建设不要务虚

时间:2021-08-12 13:47:09 | 来源:通信世界

来源:通信世界

看到长沙市2021年将设立总金额6亿元的新型智慧城市专项资金,出台《2021年市本级“新型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规程》,为智慧城市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的新闻,脑海里马上浮现出郑州暴雨的灾情,之所以把这两件事联想在一起,“智慧城市”这个词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知道,在暴雨天灾发生之前,郑州当地主流媒体宣传郑州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京广路“智慧隧道”,既能预警,也能救援,既能求助,也能精准定位,是一个“会思考、会说话”的智慧隧道,非常厉害。但一场特大暴雨,郑州“智慧城市”就现了原形。社会各界都在质疑,郑州的智慧城市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未来我们的智慧城市究竟该如何建设?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如何做到“抗灾”?

所以看到长沙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如此着力,就不免想到,各地政府热衷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才能不沦落为充门面、装科技范儿的政绩工程?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惠民、便民、利民的强大的服务平台?

近两年,建设智慧城市、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地政府的施政目标。当前国内已有22个大中城市在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宁波、武汉、厦门等地已制定或实施智慧城市发展的专项规划。根据住建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达到290个。

不可否认,在涉及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应用服务上,一些城市的智慧数字平台发挥了很大作用,方便了市民,提高了服务效率。但从总体来看,智慧城市建设还非常粗放,许多地方政府把数字化、智慧化城市建设当成噱头,当成充门面的政绩工程,表面文章做得比较足,短期效益看得比较重,在长远、顶层、基础的设计方面考虑不够。

比如2019年的无锡桥梁倒塌事故,号称“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排前三的无锡市,全国第一个实现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竟然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无法做到重点监控,最后导致事故发生。事后许多专家分析认为,从技术角度来讲,事件所涉及对车辆、货物以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监测,都不是太难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郑州,一场暴雨,郑州通信基础设施受损,网络全瘫,先从基础设施上“暴击”;然后再看看“智慧隧道”,按照当地媒体的报道,该隧道中心指挥大厅的智慧大屏能实时监控隧道内的各种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现场人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基于UWB技术的定位/导航模块则能实现隧道内人员、设备、车辆精准定位,如果有突发事故,管理人员就能通过后台记录的人员最后所在位置,实现人员的快速搜救。实际上,当大水漫灌的时候,这些功能一个都没有发挥出作用。

从无锡桥梁倒塌事故到郑州“智慧隧道”的灾难,我们的“智慧城市”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一个城市的数字化建设,需要专业团队的专家作出全面评估,给出建设方案,然后政府部门要谨慎决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不是只建几个数据中心,采购几千个服务器,设置上万个高清摄像头就算成功,而是涉及网络、电力、交通等方方面面;不是建了几个APP,弄了几个政府网站就智慧化了,而是要全面考虑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多元性、协同性、智能性。但问题恰恰在于许多地方政府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先建、抢建、乱建,强调功能性、先进性,而忽视安全性、多元性、协同性。

许多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夸大其词,一个小小的功能,非得弄成“高端大气上档次”,也不知道在糊弄谁;有的以偏概全,许多企业明明就帮政府部署了个Wi-Fi网络,非得吹成建了一个城市的智慧网络。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不是“面子工程”,不能“形同虚设”。政府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上,不能务虚,而是要实打实地建设。

作者:刘启诚

责编/版式:范范

校对:舒文琼

审核:申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