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工业、信息服务业劳务派遣和实习生等人员应接种疫苗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对外发布《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第九版)》。最新版本的防控指引提出,行业企业要落实新冠疫苗“应接尽接”要求,
对第三方劳务派遣和实习生等人员应统一纳入疫苗接种范围。
企业内接触面广的涉众人员,确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接种条件的,建议调离相关工作岗位。
市经信局方面表示,这份防控指引是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在复工复产领域扩散,科学、精准、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持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结合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特点,供企业参考。
避免风险人员进入复工复产场所
这份指引提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责任人,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一旦出现疫情,迅速启动疫情应急预案,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妥善处置,坚决避免疫情扩散。
疫情风险排查方面,凡企业有病例发生地(市)全域返京人员,或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企业员工可能是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风险人群的,务必做到第一时间主动向其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自觉严格按要求接受健康管理;坚决避免中高风险地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等风险人员以及出现发热等身体状况异常者进入复工复产场所。
企业也需要加强重点场所通风消杀,做好办公场所,工厂车间,电梯、卫生间、换衣间、淋浴间等公共区域,职工宿舍等地的通风消杀、环境清洁,增加消杀频次,特别是做好交接班、换班期间的消杀工作。到岗人员保持合理距离,降低人员办公、生产、住宿等密度。办公区布设足够洗手池、配备消毒洗手液。所有人员工作期间佩戴口罩,及时更换,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清理垃圾,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妥善处理废弃口罩。
建议不符接种条件的涉众人员调离岗位
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的一大批企业扎根北京,这些企业员工等的疫苗接种和重点人群管理,也是最新一版指引关注的对象。
指引提出,要落实新冠疫苗“应接尽接”要求,对第三方劳务派遣和实习生等人员应统一纳入疫苗接种范围;对门卫、前台、保安、保洁、食堂人员等各类服务人员以及车间主管等接触面广的涉众人员,要严格落实全员健康状况监测和因病缺勤报告制度,落实新冠疫苗“应接尽接”要求,确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接种条件的,建议调离相关工作岗位。
对于新入职员工,也应当加强健康管理。根据指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有新入职员工,需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提供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身体健康状况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方可进入单位工作,并遵守复工复产场所各项防控要求。
重点场所和环节的防疫管理方面,指引提出对单位食堂应加强餐饮具消毒,间隔一米以上独立用餐。对厂区宿舍要加强防疫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控制人员密度;食品、药品和冷链领域生产企业要加大监测检疫和人员健康管理力度;对进口原材料、零配件等各类物品,要加大检验检测力度,定期开展环境检测和物品消杀,单独存放管理,加强登记管理,做到全程可追溯。
鼓励员工自驾、步行、骑自行车上下班
上述企业也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比如,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开会和布置工作,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不举办大规模群体性聚集活动,开小会开短会;鼓励员工“两点一线”(单位-居所)工作生活,有条件的单位可开通员工通勤班车,鼓励员工自驾、步行、骑自行车上下班,降低在途感染风险。
企业也需要按照“四早”要求,参照疾控部门发布的《生产经营场所环境自我监测采样工作要点指引》,自主开展常态化环境核酸检测工作,从严开展重点部门、重点人群、重点场景、重点区域的常态化环境核酸检测和筛查,尤其是对进口货物、冷链食品,要适当提高检测力度和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指引也提醒企业做好生产安排和供应链风险应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风险,要提前做好原材料、零配件等物料储备。针对单一来源的零配件等,要主动拓展替代产品和备用供货商。
此外,工作人员尽量不前往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出差、旅行、探亲。对确有需要的,严格落实“谁申请、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离(返)京核酸检测、健康观察等各项防控措施,按要求做好相关信息备案和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