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京残奥会的这些瞬间,足以震撼心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人说,不敢看残奥会,怕一看就想哭。
也有人说,奥运会选出来的是最强健的体魄,残奥会选出来的是最不屈的灵魂。
今天,2020东京残奥会就要闭幕。过去的十多天,如果你也看了残奥会,一定会被他们感动。
“你要知道在残奥会,每个人都有故事。”
01
为梦想全力以赴,了不起!
在东京,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31岁老将郑涛,取得了四金、四破纪录的耀眼成绩!

被称为“无臂飞鱼”的老将郑涛,此前因一张“咬毛巾”的照片被网友熟知。
因为失去双臂,郑涛在比赛出发时,只能靠紧紧咬着毛巾保持姿势。
接近终点,他只能用头部撞击泳池壁,“扎扎实实地撞上去”。

在男子50米蝶泳S5级项目上,伦敦和里约两届残奥会,郑涛都以不到一秒的差距屈居亚军。
一路坚持,游到东京,他终于收获了梦寐以求的金牌。
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后,郑涛从水中跃起庆祝的那一刻,仿佛背后长了翅膀。

赛后采访,他笑着说要给女儿树立榜样:“看看我,没有胳膊也能游这么快呢!”
“有梦想,时间到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02
为梦想坚持的还有一位大叔——用嘴打乒乓球的埃及选手哈马托。
他曾说:“真正的残疾是,对那些你想做的事情轻言放弃。”

10岁时,一场火车事故让哈马托失去了双臂。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乒乓球的热爱。
在多年的练习下,他锻炼出了独特的打球能力:口衔球拍,用脚发球,实现击打。

就这样,他成功打进了2016年里约残奥会。
如今,在东京,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第二次残奥之旅。
马龙也曾惊讶于他的好球技:“他打得非常好,我简直不敢相信。”

尽管在赛场上被击败,但这位48岁的老将对之后的比赛仍然充满热情:
“输球挺难过的,但我希望能赢得下一场比赛。”
03
东京残奥会上,乒乓球女子团体TT6-8级比赛中,由茅经典、黄文娟、王睿组成的中国队,以2比0击败荷兰队夺得金牌。

生于1993年的王睿,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命运随之转向。
之后,王睿安装了假肢,重新站了起来。2009年,王睿在成都做假肢康复训练,四川省残疾人乒乓球队教练周再行抛来了橄榄枝。

由于起步晚,也没什么基本功,王睿的乒乓球职业生涯几乎从零开始。为了迎头赶上,她每天的训练不少于8个小时。
她曾说:“打球的时候,我常常忘记自己的残疾,抢球就像一种本能,你不试就不知道够不够得着。”

她奋力挥拍,与命运搏击。
真正实现了人生的逆风翻盘!
04
“如果重见光明,我希望见一下我的领跑员。”
东京残奥会上,盲人运动员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引人关注。

刘翠青和徐冬林搭档8年,刘翠青曾形容他们的默契度“像双胞胎一样”。
赛场上,他们靠10厘米的牵引绳并肩作战。在跑弯道、直道的时候,全靠徐冬林的牵引绳给她指令。
对刘翠青来说,这根绳子是眼睛,更是信任。

这次参加东京残奥会,他们的目标依然是升国旗、奏国歌。
在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400米T11级决赛和女子200米T11级决赛中,刘翠青两次夺冠,她和徐冬林做到了。

默契始于陪伴,成绩来自信任。
刘翠青看不见世界,而徐冬林就是她的一束光。
05
残奥赛场上,有一种关爱,倍感温暖。
女子佩剑个人赛A级比赛中,中国选手边静夺冠。
比赛结束后,看到对手妮诺离开赛台时有些不便,边静立刻上前帮忙去推轮椅。

二人在此前的比赛中已经相识,在边静看来,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
上一刻的对手,变成了这一刻的朋友,妮诺也回身亲昵地抱住边静。

赛场上,我懂你。赛场下,我等你。
彼此关爱、更加团结,这是奥林匹克精神和残奥精神的生动诠释。
06
8月28日,中国选手卢冬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以39秒5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摘金。
领奖台上,失去双臂的卢冬,与坐在轮椅上的另外两名选手合影时,单腿下蹲的举动感动无数人。

站起来是底气,蹲下去是格局。有网友称,这是本届残奥会最美照片之一。
卢冬6岁时因车祸失去双臂,13岁开始游泳,这是她第三次参加残奥会。
“除了没有手臂,我其实和普通女孩没什么两样。”卢冬说,游泳让她更加积极乐观。
07
来自波兰的帕尔蒂卡,从雅典残奥会开始,连续四届蝉联乒乓球女单TT10级金牌。
她是首位同时征战奥运会与残奥会的乒乓球运动员。

在东京残奥会,帕尔蒂卡遗憾止步半决赛,但这位“乒坛维纳斯”已经看淡胜负。
“残奥会值得更多人关注,有那么多伟大的人,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精神’。”

08
在8月28日开赛的东京残奥会铁人三项PTVI级赛事中,苏珊娜·罗德里格斯为西班牙赢得了历史上第一块残奥会铁人三项金牌。
苏珊娜先天患有白化病和严重视觉障碍,参加残奥会是她的毕生梦想。

运动员身份之外,苏珊娜还是一名优秀的医生,一名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白衣天使。
脱下白衣,依然一身雪白。

从西班牙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到东京残奥会最高领奖台上的世界冠军。
她诠释了生命个体的韧性与无限潜力。
09
赛场上,还有这个瞬间,直击心底。
东京残奥会赛场上的这张照片,网友说:“太喜欢了!”

这一剑,是不屈,也是不妥协!
她身披雪白“战袍”,像侠客剑指青天,仿佛可以感受到凌厉的风,看到耀眼夺目的光,很美。

坚持、拼搏、超越、友谊、陪伴……
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残奥精神中,汲取力量,收获感动。
“We Have Wings”
他们让我们感动,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人类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张志达
编辑丨张娅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