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京文旅三城记⑦|正定:河北旅游的门面
正定城区旅行路线分为横线和竖线,上一篇介绍了竖线部分,广惠寺华塔、临济寺、开元寺和府文庙县文庙,现在到了横竖线交叉的区域,这个区域向东就是正定的横线游览路线,主要是天宁寺凌霄塔和隆兴寺。
天宁寺最初建于唐朝,宋朝时重修,原本的寺院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一座塔。这座凌霄塔也被称为木塔,其实下层是砖结构,中层是砖木混合,上层是木结构,但因为每一层都比较矮,木檐突出密集,远处看起来就像全木结构一样。
凌霄塔。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成语“偷梁换柱”就和这座天宁寺凌霄塔寺有关系。北宋时期正定本地有位怀丙和尚,当时这座凌霄塔的中心柱朽坏,塔身发生倾斜,怀丙和尚造了新的中心柱,带入塔内,然后让众人离开,过了许久他带着旧的中心柱从塔内出来,柱子已经换好了,这就是“偷梁换柱”。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中的确有偷梁换柱的技术,指的是在不影响建筑主体的情况下更换重要部件。
凌霄塔的中心柱设计很独特,不是从塔基贯通上下,而是从第四层开始,每层用梁连接,把重量分担在下面三层。这种设计原因之一是巨大的木材越来越稀少,同时工匠们发现不需要上下贯通的柱子也能承担塔身负荷,甚至抗风减震效果更好。
隆兴寺距离其他聚集景点有点远,从天宁寺出发要走一公里,但这是正定最热门的景点,也是本地文旅开发主推宣传的项目,正定博物馆就建在隆兴寺隔壁,隆兴寺北面是两个复古景点——荣国府和赵云庙。
隆兴寺初创在隋朝,最早叫龙藏寺,里面最著名的那块隋碑叫龙藏寺碑。现在这座寺院是北宋时期修建的,寺院路对面的影壁上有琉璃龙纹,显示这是一座皇家敕建寺院。从外面看,第一座建筑是山门,上面是康熙皇帝的手书敕建隆兴寺,这座山门其实是天王殿,里面有一座金代的木雕弥勒佛。
走进寺院迎面是大觉六师殿遗址,现在只能看到一些基座。六师殿也叫七佛殿,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和六位老师,这种殿现存的很少,有名的包括义县奉国寺、交城玄中寺、徐州宝莲寺等等,隆兴寺里这座大觉六师殿仅剩遗址了,很可惜。
从这处遗址往里走是隆兴寺的建筑瑰宝之一:摩尼殿。这座建筑平面是十字正方形,每一面各有一个山花向前凸出的歇山式抱厦,这种样式的建筑现存仅此一座。
隆兴寺摩尼殿在摩尼殿门口有一个宋朝的石香炉,香炉正面雕刻的是药师佛,周围是神将。进入摩尼殿内主要欣赏四周的壁画,但室内光线非常昏暗,应该是为了保护壁画。能看清楚的是左右两边扇面墙的外壁壁画,一面是东方净琉璃世界,一面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可能需要技术改进,因为很多游客需要借助手机屏幕才能看清壁画,但殿内又不允许拍照。
绕到殿后,就是这座殿里最美的五彩悬山倒坐观音,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这件作品的场景描绘的是观音说法的普陀洛伽山道场,悬山是雕塑与绘画的结合,虽然后世不断修改涂抹,但原本的神态依然清晰。由于大殿内很暗,走到殿后突然间明亮起来,光线正好洒在观音身上,四周彩色悬雕,仙人、罗汉、鸟兽,仔细看会发现这尊观音没那么端庄雍容,反而更具人格气息,这是宋朝观音像世俗化的美感。
隆兴寺摩尼殿的五彩悬山倒坐观音在摩尼殿后面有一座牌楼,是在1986年按照梁思成的记录重建的,正面写着“妙庄严域”,背面写的是“通津宝筏”,旁边有一块康熙皇帝时期的石碑刻着“从此须登彼岸”,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结合起来就有意境了。
穿过牌楼是戒坛,戒坛是佛教弟子受戒的地方,受戒之后才能成为正式的僧尼,只有比较大的寺院才有戒坛。这座戒坛的位置原本是一座舍利塔,元末塔倒塌了,明朝时候修的戒坛。戒坛上有一块匾“金绳觉路”,李白有一句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和前面牌楼上的“通津宝筏”相呼应。戒坛内有一座明代铜铸双面佛,正面朝南的是阿弥陀佛,背面朝北是药师佛,阿弥陀佛引导修成正果,药师佛点化救助众生。
隆兴寺戒坛戒坛后面原本有一座韦陀殿,但已经不存在了,可以看到地基遗址,后面正对着的是大悲阁,左边是转轮藏阁,右边是慈氏阁。
转轮藏是一个宋朝时期的旋转书架,这个书架是八角形,直径有7米,高度超过10米非常巨大,中心有一个轴,象征佛法如车轮一样生生不息。这么巨大的物体装满书要几吨重,全部重量压在木制底座上却可以转动,足见设计巧妙。慈氏阁供奉的是站立说法的弥勒菩萨,最早是北宋的雕刻,上世纪90年代重新着色修复。
转轮藏两座偏殿中间是建于宋朝的大悲阁,也是隆兴寺最主要的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复建,大悲阁两边是御书楼和集庆阁,楼上有小桥连接。大悲阁内的42臂铜铸观音是宋朝时期的作品,也是现存最大的铜铸观音像,不过这尊观音只有合十的两只手是真的铜铸原件,其他的早已被毁掉,后来修复为木头手臂。观音下面的须弥座是北宋的遗留,上面雕刻的飞天、力士等十分精美,这座殿里原本也有大量的壁画,遗憾的是在民国修复时被毁坏。
从大悲阁绕到后面是弥陀殿,再往后是毗卢殿。这座建筑原本不在这里,而是正定另一座寺庙——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被迁移过来,里面有一尊青铜四面毗卢佛,毗卢佛全称叫毗卢遮那佛,就是密宗当中的大日如来佛,这座佛像是明朝万历皇帝为母亲铸造的。
隆兴寺大悲阁隆兴寺的后院,很多游客会忽略掉,有一些不属于隆兴寺的文物也都摆放在这里,很多石碑陈列在侧面的长廊里,还有正定本地出土的佛像,以及金代广惠大师的舍利塔。
这趟旅途的最后一站是南城门,南城门是正定古建筑重点修复项目,被开发为文化宣传和市民休闲场所,附近是停车场和公交站,一般作为团体参观的最后一站,游客可以登到城墙上散步,眺望整座城。
南城门说到文旅消费,正定本身的旅游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景区摆渡车、公共洗手间、旅游指示牌、游客服务都没有问题,但正定旅游开发区域的体量不同于定州和蓟州,定州和蓟州主体都是现代城区,仿古旅游区基本限定在几条街道范围内,正定则是几乎把半座城都打造成仿古旅游区,里面包含数条城区主干道,这对客流量要求很大。如果在工作日前往,可以发现人流最多的还是城区主干道周围,也就是本地日常餐饮消费区域,而面向游客的仿古特色商业街区则相对冷清。
对于当下流行的古城、古镇、古村文旅开发来说,最重要的是热闹的氛围,有氛围游客才能沉浸进去,脱离日常生活而产生新鲜体验感。这就要求景点足够紧凑,或者用商铺把街区填满,不能让游客有太多空闲和路途时间。如果景区体量太大,景点和商业街之间的衔接出现空挡,或者商业街区只能在节假日的客流状态下才能充分营业,就会有点尴尬。
从正定和石家庄的关系来讲,正定在历史上是这个区域内的重要城市,清末修建正太铁路原本起点在正定,但为了避开河流,最终选在了正定南边的一个镇子——现在的石家庄。考虑到石家庄市区基本没有古建筑资源,而正定距离石家庄市区又非常近,将正定县城整体作为文旅古城开发,类似于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功能划分,就明确了石家庄和正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
从南城门眺望正定总结
在这个系列中,我探访了三座距离北京高铁2小时范围内的文旅目的地:定州、蓟州和正定,试图理解这三座城市的文旅发展思路。
定州的旅游产业占比不高,知名度也有限,但本地的文旅开发建设却很有诚意,从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看,最适合紧密连接北京,配合打造“环京高铁旅游圈”。定州将博物馆、古建筑、仿古商业街区规划成紧凑的文旅核心区域,商业氛围良好,本地市民充分享受到文旅开发的建设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可持续旅行的发展理念。
蓟州旅游产业占比很高,周边的自然山区是传统旅游景区,蓟州的文旅发展状况是将盘山景区与城区连成一体,为城区引入消费客流,同时让独乐寺带动其他古建景点形成整体古城效果。蓟州历史上就是北京后花园,加上高铁时代绿皮车的独特复古体验,虽然目前游客以天津本地为主,但在古风国潮复古文化流行的当下,蓟州的旅游资源具备在“环京高铁旅游圈”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条件。
正定是河北省古城旅游门面担当,也是投入巨大的文旅建设地区,正定有丰富充足的古建筑资源,但从交通上讲,离北京距离较远且没有直接的高铁连接,本身与石家庄绑定更加密切,属于石家庄整体旅游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部分,可能更适合与河北博物院组合成周末或短假期文化旅游项目。
以上三个目的地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规模上各不相同,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同程度强调了对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视。从我实地探访来看,三地的文旅资源硬件建设都是合格的,也在试图通过不同的规划找到适合本地条件的文旅发展思路,算是“环京高铁文旅圈”的三个典型案例,或许能给更多的“环中心城市高铁旅游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