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丰收节·粤字号”丨一条来自非洲的鱼,凭什么跻身广东美食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在水产品丰富、对美食挑剔的广东,看似低廉上不了台面的罗非鱼,竟然跻身美食界,成为一张响当当的粤字号食材名片。你或许不信:怎么可能是它?为什么是它?
今天小编就带您去“中国罗非鱼之都”茂名,看看广东人是如何将一条“祖籍”非洲的“廉鱼”,养成“出口内销两相宜”的美食担当,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颠覆一:你以为它是入侵物种,却是名正言顺的引进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原产非洲,在20世纪50年代末,因其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疾病少、营养丰富等特点,被当作一种经济鱼类引入茂名养殖。
茂名的河川比较发达,水源丰富优质,比较适合养殖罗非鱼。如今,全国每8条罗非鱼就有一条来自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近26万亩,茂名成为中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

颠覆二:你担心的安全问题,科技+“人工把脉”秒判断
吃货们对养殖业最担心的安全问题,茂名的罗非鱼产业能不能解决?实际上茂名几年前就成立院士工作站,共建水产养殖和饲料生产及保鲜加工,通过院士的传、帮、带,全面带动茂名市水产养殖业的技术创新。
不仅如此,每条罗非鱼的出产,都有专业的分选员进行“人工把脉”,通过摸鱼,只需要一点五秒,就能准确分辨出一条鱼是否有寄生虫、是否合格。

颠覆三:你以为它低廉又好养,但养殖户各有各的绝招
天生善于培植优秀食材的老广们,一直在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养鱼人老黄研发出把蚕豆加工成饲料喂养罗非鱼,以提高鱼肉口感的秘籍。
蚕豆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氨基酸,鱼吃下去后鱼肉的蛋白质结构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增强脆爽弹性的口感。

颠覆四:你以为养好鱼就行了,从业者还需懂烹饪
让罗非鱼最终变身餐桌上的美味,不仅要探寻养殖的诀窍,还需要掌握烹饪的密码。加工厂里,为了去除罗非鱼的土腥味的同时,还能保持鱼肉自身的鲜味,研发人员用柠檬汁进行了100多次的实验,反复试吃,以找到其中的规律,满足食客们挑剔的味蕾。
就为了这一口不带腥味的鲜,老广们也是拼了。

颠覆五:你以为引进仅仅是为了内销,它却又是出口食材
2010年茂名市就被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的称号,检验合格的罗非鱼,会经过一系列加工流程,变成一块块速冻鱼排,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深受国际食客喜爱。
2020年加工出口罗非鱼约9.5万吨、货值3亿美元,是世界罗非鱼产业优势核心区。

由广东总站和农业农村频道共同推出的“丰收节•粤字号”系列专题片还继续播出,敬请关注。(总台记者:徐丽瑛 杨振 林骏 胡慧翼 姜恺 王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