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翻译家叶廷芳去世,独臂的他把卡夫卡介绍到了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据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消息,翻译家、卡夫卡研究专家叶廷芳,因病于今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其告别仪式将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医院告别室举行。
1936年,叶廷芳出生于浙江省衢县(今竹溪县)峡口乡的一个偏僻山村,祖辈世代务农。在家排行老三,9岁时不慎跌伤,失去了左臂。叶廷芳因残疾几度失学,后历经波折考上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北大西语系堪称中国翻译家的摇篮。叶延芳就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德语文学研究的探索。上世纪50年代的北大西语系名家荟萃,仅叶廷芳所学的德语专业,当时就有冯至、朱光潜、田德望等国内一流学者任教。冯至讲授德国文学史,朱光潜讲授西方美学史,这些学者的言传身教,对叶廷芳后来从事德语文学研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叶廷芳 图片来源:中国作家网1961年叶廷芳从北大西语系毕业后,先是留校任教,后追随诗人冯至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该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一名德语译者。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研究员。
提到叶廷芳,人们总是会联系到卡夫卡,从某种意义上说,叶廷芳是在中国给卡夫卡“翻案”的第一人。
197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廷芳来到中国书店淘旧书,从一堆要处理的外文书籍中发现了一本出自东德的《卡夫卡选集》,里面刊有卡夫卡的两部长篇和几个短篇。这次与卡夫卡的“相遇”让叶廷芳开始走进卡夫卡的艺术世界。
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逐渐开放,知识界也在“破禁”,而叶廷芳当时所在的《世界文学》杂志,就从卡夫卡等所谓的颓废派作家开始“破禁”。当时翻译家李文俊先从英文版本中翻译了《变形记》,他和夫人同样是翻译家的李佩芬(黑塞译者)主张应该由叶廷芳来介绍卡夫卡,于是叶廷芳就赶写出了一万多字的评论《卡夫卡和他的作品》,首次从正面肯定卡夫卡。这篇论文和李文俊的译文一起发表在刚复刊不久的《世界文学》1979年第一期杂志上。
起初叶廷芳还是用化名,慢慢发现刊发出来也没事,就开始撰写更多的研究文章,还写出了相关专著,在文艺界引起很大反响。冯至当时评价说,叶廷芳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卡夫卡这样一位极其复杂的作家的创作梳理得这样清晰,的确难能可贵。此外,叶廷芳还译介了剧作家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物理学家》等名作,将悲喜剧理论和悖论美学引入中国戏剧界。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叶廷芳谈及卡夫卡对自己的影响时称,“卡夫卡本人就善于思考,对“异化”问题有自已的思考,对人类的前途、生存问题,以及世界的危机都有关怀。他的批判,不是基于道德的批判,而是来自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忧虑。卡夫卡对我的影响,主要还是在现代文明危机这方面。这种忧虑,不只是着眼于经济发展,更关心那种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异化”,现代社会离人们的愿望越来越远。对人类根本生存处境的忧虑,比浅薄的乐观主义要强得多。卡夫卡也是这样,他不断地批判世界,也不断地批判自己。一个人,要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才好。否则,批评世界也不会客观。”
《卡夫卡全集》书影,叶廷芳主编
叶廷芳的独臂使其多次求学受阻。1981年,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向外文所发函,邀请叶廷芳赴国国进行学术交流,但却因独臂受阻。钱钟书愤愤不平:"当年潘光旦一条腿走遍世界,如今叶廷芳一只手就不能出国?"。
除了文学议题,叶廷芳也一直对很多社会议题保持高度关注。20世纪末,有人提出重建圆明园,以恢复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叶廷芳得知后表示,“复建圆明园”:实质上是“弱国心理”。为此,他撰写《废墟之美》一书,希望可以催生国人文物保护和废墟文化意识的觉醒。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叶廷芳还曾在两会上就古村落保护、农民子弟上学等问题上提出建议,尤其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一位学者。
参考资料:
“叶廷芳:单手写人生”《光明日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7/15/nw.D110000gmrb_20200715_2-13.htm
“在自省与开放中进步——专访叶廷芳”《中国改革》2012年第九期
专访叶廷芳
https://www.douban.com/note/235954959/?dt_dapp=1&dt_platform=com.douban.activity.wechat_friends
叶廷芳谈“复建圆明园”:实质上是“弱国心理”,“国学新知”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917182/?dt_dapp=1&dt_platform=com.douban.activity.wechat_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