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加快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激活社区潜力

时间:2021-10-01 10:46:14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加快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激活社区潜力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报告借助城市生活圈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三个指标,对60城“15 分钟生活圈”的表现进行评估,并重点分析典型城市与社区相关案例,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社区因地制宜地进化,探索美好生活趋势,助力美好居住远景目标。

城市便民生活圈加快建设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一端连着社区居民,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联通经济社会微循环的“毛细血管”。

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核心区商圈和区域商圈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便民生活圈建设相对滞后。

今年7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目标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促进便民利民惠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民生服务的满意度。

贝壳研究院报告称,希望每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居民需求等,以家为中心,在适合城市的步行时长范围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之需。同时,强调人们对于城市美好居住生活的可获得感,研究“人”的生活状态及由此引发的生活圈互动需求,努力满足、完善人们的需求。

报告认为,疫情只是让人们回归“附近”生活方式的表象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逻辑在改变。中国城市发展本质上是要实现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让人与城市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挖掘城市发展活力新源泉,其重点在于“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生活圈的营造,重构紧凑、完整、便利的生活空间。

激活社区潜力

具体到城市内部的微观尺度—社区,报告以北京这座城市为样本,测算了约6800个社区的生活圈活力指数,总结出超大型社区、城市“蜂巢”、及“孤岛”社区三种典型代表社区。

报告显示,在北京昌平区,体量庞大的天通苑职住分离比较明显。因建筑面积与居住人口居于头部位置,被定义为超大型社区。昌平人力社保局与高德地图大数据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回天通苑地区就业人口的就业半径在 10 公里以上,工作地点遍布主城区,对人群的包容性极强。

相较样本总体,天通苑配套丰富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医疗配套,在数量上具备明显优势。同时,作为超大型社区,天通苑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内外部交通拥堵、环境嘈杂、居住体验不好等,此外,限于内部缺乏产业支持,导致职住均衡问题突出等。

当下,在政府主导下,针对于社区改造的“回天计划”正在持续推进,教育、生活及商业配套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届时,作为超大型社区的天通苑在居住体验、便利性及可达性等方面,均会得到质的飞跃。

超大社区之外,还有一类小区,租赁情况与小区户数的比值较高,租赁流动性越大,被报告定义为“城市蜂巢”。以MASTER 领域为例,该小区该社区品质指数约为 74.91,高于 82.8%的样本社区,居住人群特征也比较明显:两口之家的白领,整体偏年轻化。

除上述两类外,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拓展城市郊区而形成的低密度、单功能,通常依赖汽车出行并且能够内生出一套封闭“生态系统”的社区称之为孤岛社区。以北京青青家园为例,这里西临东五环,在丰富度及可达度方面表现较低,但是在品质度方面,该社区远高于样本社区均值。

报告总结,城市美好生活获得感来源于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社区生活的追求正在品质化、多元化。未来城市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在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体娱活动空间、商业服务、公共交通、环境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做出具体的回应,对于社区商业、社区养老、社区育儿服务等更细致维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