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大为院士:不对称有机催化已用于抗抑郁药制备 成本优势仍待解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给“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明者,这种工具被称为继金属和酶之后的“第三种催化剂”,构建在有机小分子基础上。这种“大道至简”的想法,已经引发了许多不同的研究,开辟了一种低价、环保地合成催化剂的新方法。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院士是催化领域的专家。他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实验室和企业界对于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下一个突破口将是发展一些更高效实用的催化反应,用于绿色制造。”
马大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不对称有机催化已经在药物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本人就已经在一种名叫“百忧解”的抗抑郁药物中尝试使用这一新方法。
“我们曾使用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方式来生产百忧解的一个关键中间体,并实现了吨级的试生产,但这是不是一种最具成本优势的方法仍然有待评估。”马大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认为,不对称有机催化的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比如可以在药物合成的某些步骤中可以发挥作用,好处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更加容易地获得,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使用这种新工具进行催化反应,只有在相对目前已经存在的其他催化反应具有成本等优势的基础上,才有发展的前景。
“不对称有机催化对于绿色制造方面是具有优势的,但瓶颈也很明显,比如生产药物的方法有很多,所以必须找到适合反应的药物,现在还不是太多,而一旦真正应用到药物可能会降低生产成本。”马大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的方法想要在与传统方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现在很多催化反应要进入工业化应用所面临的难题。”
在过去几年中,诺贝尔化学奖往往颁发给对药物研发有突出贡献的成果,化学与制药交叉领域的研究也成为科学家们追逐的热点。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也成立了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近年来涌现出包括细胞死亡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袁钧瑛教授课题组近日就发表了一项关于“程序性坏死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了程序性坏死复合物对细胞亚细胞结构的作用,对于相关神经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袁钧瑛教授也被认为是争夺诺贝尔奖有力的华人科学家。
马大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化学家与生物学家交叉合作在发现药物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可以找出适合做药的化合物并将其带向临床。“现在小分子药物还是占主流,大约占到整体药物研发的60%-70%,这需要化学家与药理学家合作,早期的交叉研究能够深入药物的发现。”马大为表示。
对于化学合成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药物被批准之后的工业化生产。“早期的药物发现过程对于药物的制备成本是没有要求的,而一旦药物变成了商品,卖给老百姓,那么这就涉及经济可行的绿色制造,合成化学家要和化学工艺、生物催化等领域的专家去合作,把药物的成本降下来,扩大生产,实现经济效益。”马大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在工业化生产阶段,马大为表示,科学家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上实现绿色生产制造。他认为,在环保的压力下,企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技术改进,寻求基础研究的突破。
“中国对于化工制造业仍然是非常依赖的,那么要做到与环境和持续发展共存,企业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环保政策的遵守,提高管理标准,这也意味着对创新的需求更大了,寻求更加绿色的生产制备方法。”马大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另一方面,科学界也要不断地发展,多做面向工业上有真正需求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