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植物肉改变蛋白质来源,带我们穿越肉价周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今年来,中国的猪肉价格已经跌穿地心,现货价格跌了近70%,市价接近10元一斤。而本地养殖业不发达的韩国,受物流危机影响,正面临猪肉紧缺,一公斤五花肉高达185元。
自从养殖业市场化以来,肉价就一直在周期性波动,且全球各区域的波动并不同频。今年以来大热的植物肉,能带我们改变肉价波动的现状吗?
波动的肉价,叹气的养殖户
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品种,也因此人们对它的周期性感受尤为强烈。每隔三四年,都会经历一次完整的大涨大跌。究其原因,是养殖市场受短期肉价驱动严重。猪肉价格高时,小型养殖户疯狂扩张,导致生猪出栏时供过于求,价格大跌。养殖户又因无利可图而集体离场,于是下一个猪肉生长期后,猪肉供不应求。
而现在,正处于猪周期的底部。
前两天,猪肉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发了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降58%,亏惨了。规模小的公司,受肉价波动影响更大,市值约为牧原五分之一的养殖企业新希望,净利润同比下降208%。
散户们的日子更为惨淡,据潇湘晨报报道,有养殖户甚至将猪仔免费送人。“去年价格虽好,但销量不佳”,养殖户道,今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却恰遇价格触底,不得不处理掉300头猪仔:“低价卖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免费送人了。”
对养殖户来说,今年实在是“割肉”的一年。更早一批猪仔买进价格1600元/只,养了半年,搭上饲料费人工费,终于出栏了,价格却降到1500/只。
此时回想,去年猪肉大涨,餐饮店随之涨价的景象,已经恍如隔世。
长期来看,供应端价格周期起伏,消费端对于猪肉的消费量却较为稳定,即使在猪周期的顶部,高昂的猪肉也只让人均消费量降低了10%。毕竟人们对蛋白质的摄入需求是刚性的,再加上国家进口冻猪肉,平抑猪价,凭宏观调控调整价格。故而猪肉最贵的时候,依然低于牛羊肉的价格。
波动的供应端,与稳定缓慢增长的需求端,肉类市场的格局已经多年未改。
但近来,市场似乎迎来了一个搅局者,来自于养殖行业之外,以“植物肉”的身份,带来穿越肉价周期的可能性。
食物界掀起“能源革命”
据欧睿国际预测,中国的人造肉市场规模在 2023 年或将达到 130 亿美元。而 CBNData 的数据显示,仅仅在 2020 年,国内针对人造肉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 21 件,同比增长 500%。
人造肉领域里,植物肉是当下最火的方向。
它以植物蛋白为原料,通过不同的蛋白组合,让其食用起来接近肉类的口感。商家用大豆蛋白模仿鸡肉的嫩滑,用豌豆蛋白做更有嚼劲的素牛肉,用小麦蛋白来做海鲜的Q弹感。不仅吃起来像,看起来更像,连肉里的血丝都做得很到位。
目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植物肉品牌,如星期零STARFIELD、闪闪力量、优脍、新素食等等,定价约为25元/200克左右,比当下的猪肉高了不少。
餐饮品牌也纷纷试水,西方餐饮扛把子肯德基、麦当劳;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喜茶、瑞幸,都接连推出植物肉版产品。
消费者们对植物肉褒贬不一。爱它的人,喜欢其高蛋白低脂肪。除去水分,植物肉蛋白质含量至少在50%以上,比普通猪肉蛋白质含量更高。且油脂含量低,胆固醇含量几近于零,过度摄入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但它作为深加工产品,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热量降低得有限。何况不少用户反馈,其口感和真肉仍有差距,这可瞒不过最会吃的中国人。
最影响植物肉普及的因素,依然是价格,目前凡带“植物肉”标签的产品,价格都会猛蹿一蹿。比如星巴克的植物牛肉卷,定价59元,而用了牛肉的版本只要39元。肯德基的植物肉嫩牛五方27元,此前的原版只要18元。
降低成本,是植物肉企业的当务之急。好消息是,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植物肉的成本在缓步降低。
等到它的成本降到猪肉的水平,植物肉的意义会大不一样,它的普及度必将远超今日。届时,因养殖散户决策而导致的,受非洲猪瘟等疫情扰动的肉价周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则从捕猎、畜牧渐次过渡到第三个蛋白质生产时代——工业化产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