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字数:4696,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导读:重整之后的庞大,业绩销售并不及预期
作者 | 第一财经徐宇 马晨晨 吴绵强
A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庞大集团,601258.SH)曾经遭遇绝境,后经重整,危机化转。然而重整之后的庞大,业绩销售并不及预期,“重生”路上难题不断。
那么庞大集团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走上重整之路呢?
“未完成”的重整
2年前,庞大集团因负债经营,杠杆率高企,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不得不实施重整。
2019年9月5日,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庞大集团的重整申请。
据重整计划书,庞大集团总负债高达272.8亿元。其中,经过法院裁定确认的债权总额为169.71亿元、经管理人审查后尚需经法院裁定确认债权5.06亿元、职工债权0.56亿元、包含暂缓确认及未申报债权在内的预计负债97.47亿元。
2019年9月13日,庞大集团对外发布消息,确定深商集团等3名重整意向投资人。两个月后的12月11日,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下称“深商集团”)、深圳市元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元维资产”)和深圳市国民运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民运力”)被正式确定为庞大集团的重整投资人。
彼时,庞大集团未对三家重整投资人有过多披露,外界也因此知之甚少。
深商集团官网介绍称,公司系由79家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从事金融服务类、大型项目投资和高新技术开发与生产的大型民营企业。
天眼查工商资料显示,深商集团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本10.22亿元,由于股东众多、股权分散,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单一第一大股东为国民运力(持股25.34%),而国民运力99.46%的股份由黄继宏持有。综合来看,黄继宏绝对控股的国民运力在深商集团份量不轻,黄本人也担任深商集团的总裁,这两家公司又在庞大集团的3家重整投资人中占有2席。
在一份关于庞大集团重组的内部协议书中,元维资产被称为是在并购重组、破产重整、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有专业经验的服务主体,在企业并购、重整、地产开发等业务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社会资源。通过这份协议书还可以看出,似乎是元维资产最初参入到庞大集团的重整计划中,后来拉上了国民运力等合作伙伴一起。
根据重整计划,庞大集团控股股东庞庆华及其关联自然人无偿让渡其所持的210,624.17万股股票,由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有条件受让。受让条件包括:重整投资人承诺,对庞大集团业务结构进行调整,确保庞大集团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以及三年内不向关联方以外的第三方转让其所持有的庞大集团股票等。
“有条件受让”中最核心一个条件是:重整投资人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及元维资产承诺:庞大集团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若最终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达到前述标准,由重整投资人在2022年会计年度审计报告公布后三个月内向庞大集团以现金方式予以补足。
但庞大集团的现实情况远不如重整人当年的预期。年报显示,2020年庞大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73.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亿元。2021年上半年,庞大集团营业收入14.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3元。第一财经调查发现,重整后的庞大集团主营业务仍然乏力,公司不得不变卖资产。
不过,即使2020年的业绩远低于当时的承诺,但重整人似乎并不需要现在就掏现金补偿,这是当年那份业绩承诺的“高妙”之处。
乍看起来,上述承诺不过是多数并购、重组中都常见的业绩承诺,但细看之下不难发现其中暗含玄机。首先,这个承诺的业绩补偿并非要求在当年度兑现,而是要等到“2022年会计年度审计报告公布后三个月内”,也就是说,即使前面两年未实现所承诺业绩,重整投资人也无需立即掏出现金进行补偿;再者,这个承诺是无偿受让股权的条件之一,严格来说其实是为股权让渡留下了长达三年的隐性时间窗口。
事实上,庞大集团重整方案中约定,原控股股东庞庆华及其关联人应将所持股份全部让渡给重整方,但时至今日,这部分股权的划转仍未完成。
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距2019年12月庞大重整计划完成已过去长达1年零9个月,但庞庆华本人尚有2.53亿股股权还未解押让渡划转,原因是该部分股权质押给了国开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且全部股票均被其债权人申请冻结及轮候冻结。
据庞大2020年4月公告,庞庆华及其关联自然人持有的4.58亿股因向相关融资券商进行了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造成股票被质押,无法让渡。此后,重整相关方共支付了2.38亿元,用以解除庞庆华关联人王玉生、贺静云、武成、孙志新、刘斌合计2.04亿股票的质押,唯独留有庞个人质押给国开证券的2.53亿股,并未进行资金解套。
据庞大公告称,庞庆华所持的2.53亿股债权本金3.55亿元,主债务人为庞庆华个人。“目前如果算上利息,这笔债务差不多有4.5亿元,如果不拿钱解套,这部分股权无法完成让渡。” 上述庞大内部人士说。“因为庞庆华的股票不完成划转,意味着重整并未彻底完成。”
这场至今仍未真正“落定”的重整充满种种目前尚难看透的迷雾,但外界始终期待重整能够成为庞大集团真正的重生,重整方也给出了未来业绩的承诺。
对庞大集团来说,重整等于重生吗?
最赚钱的业务要“跑”了?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重整之后的庞大,在自有汽车销售主业的“存量业务”方面,业绩销售并不及预期,且主要盈利来源靠变卖资产。而重整方曾经表示要力推的“增量业务”却见效甚微。
屋漏偏逢连夜雨,据一位内部人士表述,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斯巴鲁中国”)正力图从庞大集团中脱离。
“双方正在香港打官司,斯巴鲁中国实控人正试图收回被庞大集团所掌控的40%股权。”一位接近斯巴鲁中国的内部人士说道。
企查查信息显示,斯巴鲁中国实际控制人为名为“株式会社斯巴鲁”的日本企业,占股60%;而庞大集团占有斯巴鲁中国40%的股权。
庞大集团曾多次在财报中表述斯巴鲁中国的重要性。
比如在2020年公司财报中,庞大集团表示,斯巴鲁中国为斯巴鲁品牌汽车在中国的唯一总代理商,而斯巴鲁品牌对本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贡献又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行上述关联交易将有利于保证本公司获得充足可靠的货源,促进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从长远来说对本公司有积极的影响。
一旦斯巴鲁中国业务遭遇变故,对庞大集团来说,必定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动荡的斯巴鲁中国
斯巴鲁中国意欲退出,或许和今年以来庞大汽车经销业务经营不佳有关。
具体表现为,今年上半年以来,庞大颇为倚重的斯巴鲁汽车正在遭遇人员加速流失、以及资金紧缺等问题。
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据一位斯巴鲁体系内4S店销售人员表示,公司目前内部要求,车辆从厂商到店后,3日内就得交付(完成出售)。
而通常来讲,一般经销商从厂商拿到车后,需要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交付车辆。斯巴鲁、庞大这种汽车一级经销商,首先需要从厂商拿车,拿到车后还需到店库存,然后销售,这一整套“进销存”都需要资金扶持。“进销存”周期越短、到店库存的时间越短,资金花销也就越少、周转效率就越高,资金会更快回笼。
“庞大集团为了节省进销存这一整套流程中的资金损耗,节省资金,这才制定了‘车辆从厂商到店后3日内就得完成交付’的规定。说明目前公司确实缺乏金融机构扶持、只能使用自有资金发车,资金链条紧张。”一位接近斯巴鲁中国的人士说道。
据上述人士介绍,不少员工受不了这种严苛的发车制度,最终选择离职。
“他们这种制度就相当于今天车辆到店,明天就得卖出去,神仙才能办得到。”斯巴鲁4S店销售人员说道。
除了因难以忍受严苛制度而离职外,还有因公司组织架构调整、而不得不被动离开岗位的员工。
据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由庞大总经理赵铁流签发,并加盖有庞大集团公章的《关于斯巴鲁品牌事业部部分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文件显示,“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经公司研究决定,调整斯巴鲁品牌事业部部分组织架构。”
“过去的人员全部打散,无异于变相要求离职。”上述庞大内部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经营品牌中,日系品牌占有重要地位,可能会对公司的整体销量构成一定影响。”庞大2021半年报称。
主营业务未达预期
事实上,除斯巴鲁中国外,庞大集团的其他汽车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来讲,庞大集团汽车主营业务的销售情况,并未达到重整前的预期目标。
第一财经记者获得了一份三家重整投资人及庞大集团于2019年11月递交给上交所的一份《庞大2020-2022发展规划》,这份规划详细披露了重整上市之后,未来(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三年,庞大的发展以及业务计划。
据《庞大2020-2022发展规划》称,2020年,庞大要开发新客户,稳定老客户,助力公司经营再上一个新台阶,“2020年计划销售车辆 20.25万台,其中,乘用车19.29万台,商用车2530台,新能源汽车7080台,实现收入367.90亿元,净利润5.85亿元。”
然而,庞大实际业绩并未达到上述规划预期。
据庞大2020年报显示,公司仅实现营收273.86亿元,净利润5.80亿元,在汽车销量方面,仅实现“整车销售14.10万台。”
另外,庞大2020年业绩确实比2019年有所增长,营收同比(2019年)增长24.01%,净利润同比(2019年)增长40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2019年扣非净利润亏损40.52亿元)扭亏为盈,达1.87亿元。
不过,一位接近庞大的知情人士介绍,上述2020年业绩增长的背后,是2019年经营不振之后的触底反弹,“2019年庞大资金链断裂,厂商的进车、银行的融资供应链全停,全年业务基本全部处于停滞状态,像奔驰、本田、奥迪这些品牌销售业务全部停滞,不再进车了。”“2020年的业绩大不及计划预期,庞大拥有300多家门店,原计划平均每家门店销售1亿元,年营收应该也有300多亿元。”一位庞大内部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据庞大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29家经销门店。
上述《庞大2020-2022发展规划》还称,2021年至2022年,公司在巩固原有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再次打造一艘汽车经销航母,2021年,公司计划销售车辆30.37万台,其中,乘用车28.93万台,商用车3795台,新能源汽车10620台,实现收入539.07亿元,净利润9.49亿元。
目前,2021年已过去一大半,庞大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6.64亿元,净利润5.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很显然,庞大要实现上述《庞大2020-2022发展规划》披露的2021业绩目标,下半年将面临许多困难。
变卖资产
那么,主营业务不达标,庞大集团如何维持体面的营收呢?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自重整成功以来,庞大基本靠变卖4S店等土地资产获得收益,然而在资产变卖的过程中有的也令人难以捉摸。
2021年4月6日,庞大集团全资子公司北京中冀兴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中冀兴旺”)拟将持有的中冀乐业(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冀乐业”)100%股权转让给宝利嘉普(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宝利嘉普”),本次交易的转让价款6.55亿元,转让价款将以现金方式收取,预计给公司带来约4.97亿元的收益。
第一财经获取的一份材料显示,上述中冀乐业已于2021年3月25日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查封。查封公告显示,“除非经本院同意,任何人不得对被查封的财产有转移、变卖、抵押等处分行为”。
奇怪的是,在上述中冀乐业被法院查封5天后的2021年3月30日,某审计机构才做完这家公司的审计报告。而在出具的针对中冀乐业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该审计机构并未就“中冀乐业已被查封”给出任何警示。
在经历重整之后的业务洗牌后,庞大砍掉了低端的汽车品牌,留下了高端的德系、日系等品牌。
第一财经记者就上述问题,致函深商集团,然而截至发稿未获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