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临高返乡中青年振兴乡村各显身手
中新网海南临高11月2日电 题:海南临高返乡中青年振兴乡村各显身手
作者 符宇群
颇具滨海特色的民宿、主打渔耕文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走进海南省西部临高县,各具特色的乡村特色民宿和休闲旅游新项目,成为岛内外游客周末和节假日的好去处。
近年来,临高县致力国际慢城建设,探索“民宿+”旅游业态。当地村民依托生态与人文资源,发展文旅、农旅融合产业,一批特色乡村项目应运而生,乡村振兴迎来发展新机遇。
临高博纵村民宿发展蓬勃,图为村里开起的第一家民宿——观海民宿。骆云飞 摄渔村赶海网红打卡地
作为临高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近年来博纵村的特色滨海民宿人气颇高。走进东英镇博纵村,渔家风情浓郁的民宿、休闲感十足的咖啡厅、小清新的拍照打卡地……村屋面对的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游客在这里既享受了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时光,还能体验海边渔村的风土人情。
然而几年前,博纵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依靠出海捕鱼为生。
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陈小杰中年时决定返乡,建起村里的第一家民宿,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村里有将近两公里的海岸线,大海退潮时非常适合发展沉浸式的赶海旅游。”陈小杰介绍,多年的国内外旅游经历,让他获得启发做旅游,看好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他选择回乡创业。
在陈小杰的带动下,如今在博纵村约2公里长的海岸线沿线上,有观潮民宿、听海民宿、望海民宿等13家民宿。当地村民还开起小餐馆、咖啡厅,发展海钓、赶海等体验式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十一”期间,村里的112间民宿客房全部住满。
临高头洋·海堂特色珊瑚民宿。骆云飞 摄渔耕文化“点亮”乡村游
在头洋下村,入住特色珊瑚民宿、打卡霍比特人小屋、品尝新鲜土窑美食,成为当地的旅游招牌。头洋下村原本是贫穷偏远的小乡村,2018年,青年陈万波返乡后,依托该村渔耕结合的传统特色,创建“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发展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和农俗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大批游客到访。
在陈万波的带动组织下,头洋下村成立了东英头洋湾旅游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办起海堂小院、咖啡厅、民宿、乡村书屋、周末市集等一批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村民王凯盈说,在村里工作工资比县城打工还高,且能兼顾家庭,很是满意。
“头洋下村地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临高段中心位置,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陈万波介绍,今年,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获得了“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称号。
陈万波说,目前头洋·海堂规划主要由海堂小院珊瑚民宿区、龙潭神雨农耕文化区、冷泉稻田休闲文化区、垂钓赶海鱼乐区、星空露营及房车基地、网红打卡点五大板块组成。下一步,他将号召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发展林下户外拓展项目,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临高黎安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农耕产业基础打造特色的耕读山房。骆云飞 摄盘活闲置土地打造耕读文化
与其他滨海乡村不同,具有良好农耕产业基础的黎安村,着力发展耕读文化乡村休闲旅游。走进黎安村,成片绿油油的水稻田、甘蔗地、花生地显得生机勃勃。游客置身其中,可以近距离地与大自然亲密互动,还能体验水田除草犁地插秧、土窑烤番薯、柴火做饭等农事乐趣。
黎安村的变化离不开青年陈江豪的努力。去年,陈江豪放弃在外地的事业返乡创业,在村里成立黎安村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盘活村庄闲置的宅基地,发展特色耕地稻田文化,建起了耕读山房自然劳动教育基地。自7月初开业至今,知名度渐响。
随着村里的游客渐多,村民发展产业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民陈学伟主动与人合作,利用水稻田做成捉泥鳅的泥潭,依托基地带来的客流,获得稳定收入。还有村民打算扩大农产品种植规模,供游客采摘购买。
“现在刚起步,目前一期的耕读体验基地基本完成。二期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正在规划。”陈江豪说,接下来要建农家乐餐饮、乡村耕读民宿等项目,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