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学者新探索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治疗带来新思路

时间:2021-12-08 20:45:4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8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课题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课题组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课题组研究发现,可利用可再生的细胞(胶质细胞)补充损失的不可再生细胞(神经元),实现内源性神经再生,从而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

学者们利用活细胞成像、严谨谱系追踪和药理学等多个手段对小胶质细胞-神经元重编程现象进行了系统性探索。他们的研究成果意味着将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Neuron)》上。

据悉,大脑主要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两者的数量约为1:1。神经元执行神经信号的传递和整合功能,而胶质细胞起重要的支撑和营养作用。

与外周组织器官不同,成年后哺乳动物大脑的神经元几乎不能再生。于是,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脑中风等),死亡的神经元无法再生,从而造成不可逆的严重脑功能损伤。与静态的神经元不同,胶质细胞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研究人员提出通过操控单个基因,诱导胶质细胞发生重编程(又称为转分化),使其分化成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再生能力最强的胶质细胞。复旦大学彭勃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可以以平均每天20%的速度迅速再生。若是能通过诱导小胶质细胞重编程,那么将相当于发现了一个无穷无尽的补给源,可用来大量补充受损的神经元。

复旦大学彭勃课题组前期利用小胶质细胞的再生能力,开发了三种方案(Mr BMT, Mr PB和Mr MT),首次在全脑尺度上实现小胶质细胞的高效外源性移植/替换。该方案可用于治疗由小胶质细胞突变引起的疾病。细胞移植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防止外源性细胞失控。研究团队提出通过体外改造的方式,一旦移植/替换的小胶质细胞失控,可以通过相关分子开关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从而提升小胶质细胞替换/移植的安全性。(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