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新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繁荣发展之道

时间:2022-01-01 09:46:03 | 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新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繁荣发展之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刚刚过去的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严重受阻,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下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掉链子’”“经济全球化已经终结”等论调甚嚣尘上,“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

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开放合作的大势也没有改变。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坚定有力的中国声音为世界指引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才是世界繁荣发展的正道所在。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过去几十年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世界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各国经济发展相互依赖。如今,摒弃“逆全球化”思维,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营造国际经贸合作稳定环境的必然选择。

孙立坚:新型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环境下的产物。所谓新环境,一是中国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处发展阶段发生变化,过去是顺势而为,如今是主动作为,更加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扩大开放的力度远超以往,并乐于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二是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加快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生产体系停摆,要素流动阻断,同时全球经济面临长周期低谷的挑战。对此,中国打好“三张牌”,即新时代人口红利、抢抓数字经济赛道先发优势、发挥顶层设计优势,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活力。总而言之,在新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王 勇:新型经济全球化是中国致力于建设的经济全球化。“新”,首先体现为更加平衡的发展。新型全球化致力于推动共同富裕、普遍均衡的发展,将劳动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其次体现为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在新型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发挥更大作用,甚至成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再次体现为更加有效的多边主义。当下,受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的影响,国际合作面临很大的困难,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多边合作来解决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气候变化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难题。最后体现为更加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更加开放、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任 琳: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一是参与主体“新”。旧经济全球化是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扩张而实现的,初期主导力量是资本主义国家,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其中。新型经济全球化旨在克服旧经济全球化存在的弊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而且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同时,世界各国对自身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自主选择权都将受到尊重。在新型经济全球化中,中国的作用尤为凸显。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渐成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二是内容内涵“新”。新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也意味着发展成果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享,力求避免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等问题。

2021年,国际社会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取得哪些成果?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遭受严重衰退。尽管如此,世界各国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信心并未减弱。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暖风频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共同推动协定如期生效,对外发出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强烈信号。RCEP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将对冲逆全球化和疫情冲击带来的压力,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注入全新活力。

王 勇:2021年,在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动力与阻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形成一定共识,即节制资本的无序扩张,更好维护劳动者权利。这有助于克服旧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更好建立劳资之间的平衡,更加公平地分配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为未来各国推进合作提供重要基础。

此外,区域一体化合作也取得较多进展。继2020年底中国与亚太地区14个国家签署RCEP之后,各国加紧推动协议的批准。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将让人们对新型经济全球化产生很多信心。

任 琳: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客观上阻隔了各国之间的联系,阻滞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前进步伐。世界各国面临全球价值链断裂的风险,全球供应链也遭遇冲击,这都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阻力。此外,大国博弈加剧,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某些西方国家鼓吹对华“脱钩”,对华挑起贸易战、科技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有效推进,也冲击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携手合作,仍然在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诸多成果。例如,随着二十国集团(G20)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协调平台,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多轮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各国团结合作,抗击疫情,共同寻找疫后经济纾困的解决之道。这些都是国际社会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努力。

孙立坚:2021年,虽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多边主义面临寒冬,但是仍能看到,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序推进,取得成果。这表明,合作共赢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心声。

此外,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在国际政治经济协调的框架下,多边主义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是可以健康前行的。目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解决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分配的问题。对此,中国通过顶层设计,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解决旧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作出哪些贡献?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间,中国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转向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埃菲社指出,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快了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在中国加入该组织2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表示:“中国20年前种下的这棵树已收获颇丰,希望中国在维护好世贸组织这座花园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孙立坚:过去20年,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经济全球化模式,让跨国企业和其所在的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到了全球资源配置优化带来的社会福利效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贸易保护主义危害性的警觉。面对“去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感受到中国的大国担当、看到比过去更灿烂的合作共赢前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连续多年举办进博会,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开放本土市场,愿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用创新实践打开经济低迷的枷锁,并让世界各国共享科技进步、开放自由贸易环境的决心。这也促使世界各国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对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王 勇: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作出很多具体部署。比如,中国通过自身开放,从过去以出口为主,到如今重视进口,以此发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作用,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

此外,中国加入RCEP,并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与地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进一步融合,在质和量上推动经济合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还通过亚投行的建设和有序运营,推动亚洲各国经济合作,为新型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很好范例。

同时,面对来自西方的大国竞争压力,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避免全球经济因大国紧张关系而陷入分裂。

任 琳: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向世界表明态度,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吃了定心丸。

同时,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承诺。中国依托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并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一大批改善当地民生的合作项目,让各国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为疫后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动能。

此外,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机制上的一些弊端,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水准的规则、标准,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表明中国将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主动构建面向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更加积极地融入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未来,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指出,疫情期间,全球贸易正在经历技术变革,贸易技术可能推动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跨境流动,技术进步可以帮助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型与大型企业间的差距,甚至提供跨越式赶超机会。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能够助力破解发展难题。

王 勇: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各国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共同体。同时,受疫情及国际政治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很多国家出现供应链危机,各种各样的全球性危机也不断涌现,这就更加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方面达成共识。

新的一年,国际社会还需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更快的恢复性增长。首先,要继续加强主要经济体在G20框架下的合作,避免使G20成为某些国家推动自身狭隘地缘政治议程的工具。其次,不同经济体要进一步增进对实现共同富裕及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共识,使全人类都能从新型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第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使之与现有经济力量变化相适应。第四,继续坚持更加开放有效的地区合作机制,确保不同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相互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第五,针对全球供应链出现的问题,展开广泛对话,排除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真正基于公平发展的目标,来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完整与安全。

孙立坚: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事实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的总基调,指出2022年中国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也表明,中国将通过切实可行的战略调整与升级,同世界加强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从低谷走向回暖。中国行动让世界进一步看到,中国不会因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而损害他国利益,反而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作出杰出贡献。

任 琳:未来,在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两个议题值得关注。一是发展议题。受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叠加冲击,世界经济复苏处于相对失衡的状态,许多国家面临严峻的返贫压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倡议也面临更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疫后世界经济实现强劲、绿色、可持续的增长贡献了中国智慧。二是数字议题。伴随科技进步,数字经济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各国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否提出一套适合数字经济时代的治理思路,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塑造新型经济全球化形态的重点。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孙立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勇,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室主任 任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