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短视频版权应合作共赢 建立科学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近日,爱奇艺宣布会员费涨价,这是继去年12月份以来的第二次涨价,随后,芒果TV也宣布会员费涨价。长视频平台频繁涨价的背后,折射出长视频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
长视频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国内长视频平台不仅面临着运营困境,还面临着盈利困境。此前,爱奇艺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总营收达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但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实际上,不仅是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国内长视频平台都面临着相似的境况。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长视频平台为争抢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的竞争不断升级,导致版权购买成本越来越高,或自制视频的内容制作成本高昂,需要掏出大量真金白银投资,且制作周期长,宣发成本高,运营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进入下半场,无论是增量用户资源获取,还是存量用户潜能挖掘,均遭遇瓶颈,广告收入也增长乏力,盈利方式较单一。
事实上,长视频平台除了要面对自身的生存困境外,还面临着来自各短视频平台的外部竞争。
据《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网民使用率为95.4%。短视频、综合视频用户规模分别为8.73亿、7.04亿,短视频使用率接近90%。短视频来势汹汹,正在不断夺走长视频的用户和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短视频非常消耗用户的使用时长,挤压了长视频的生存空间。同时,短视频因为时长短,广告增量较大,获得的收入远远高于长视频。甚至有高营收的短视频平台可以进入长视频领域,比如有的短视频平台免费播长剧,这给长视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短视频通过未经授权的搬运、切条、速看和合辑等不同方式侵权的问题屡禁不止,长短视频之间的版权纠葛备受关注。
据《2021年中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白皮书》显示,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2238部国内外电影作品进行监测,发现了53万多条盗版二创短视频。
长短视频版权的冲突,实际反映的是对用户和流量的争夺。尽管对短视频侵权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大,但侵权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仍有待观察。
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长短视频版权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比如,针对电影、电视剧和综艺的剪辑、搬运和合辑等,很多用户会因为观看了这些短视频,而不去看原片,这就影响到长视频的流量和收益。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短视频蓬勃发展,但始终无法替代长视频,短视频使用长视频作品,不能是简单化的“拿来主义”,应遵守应有的行业规则和既定的法律规则,该授权的授权,该付费的付费,引导长视频与短视频形成共赢的良性竞争。为了真正提高产业效能,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资源集合优势,考虑以平台间合作的方式从根本上打通平台间的作品版权授权利用机制。
短视频版权到底如何合理合法、有效率地规制,从我国《著作权法》和《民法典》来看,“未许可即侵权,有侵权应担责”是著作权利用领域的基本原则,以“通知-删除规则”为代表的避风港制度则是例外情形。在域外,各国都在强化对视频内容分享平台的版权授权保护义务。例如,在欧盟最新的《单一数字市场版权指令》第17条中,明确要求TikTok等域外短视频平台,必须事前获得长视频平台等著作权人合法授权,才能允许用户上传相关的短视频内容,否则便需要替代用户承担直接侵权责任。
因此,长短视频之间应当建立更加科学的利益分享机制,打破一直以来的利益失衡状态。短视频企业可以探索建立一种商业利润共享机制,允许长视频“分享自身的侵权收益”。比如,海外企业YouTube在2007年创立的ContentID系统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渠道。在ContentID模式下,一旦系统检测出疑似侵权的短视频内容,便允许版权人针对该内容通过投放的广告方式,进行货币化获利补偿。据统计,有超过90%的版权方都通过货币化视频来获取收益解决侵权问题。在此之后,YouTube同长视频平台之间便几乎没有发生诉讼纠纷。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博士后郝明英曾表示,短视频版权治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管、合理的责任分配,抑制短视频盗版恣意增长。同时要考虑,为短视频创作留下足够的空间,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长短视频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把抢“蛋糕”变成分“蛋糕”,或许更符合长远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