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揭牌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新网湖州1月4日电(记者 胡丰盛)1月4日,浙江湖州举行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揭牌仪式。意味着,继南太湖新区之后,湖州又增添了一个重大能级平台。
长合区的诞生,要得益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2020年6月,在湖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就签订了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协议。2021年11月,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获浙江省政府批复。
从空中俯看长合区,规划面积86.9平方公里,覆盖上海白茅岭农场和江苏省宜兴市、溧阳市,湖州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广德市、郎溪县区域,联接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位于长三角的中心位置。
“建好长合区,我们重任在肩。”长合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当地将锁定四大硬指标,实现“4个翻番”: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工业投资增长100%,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增长100%,平台拓展100%完成。
翻开长合区新一年的“任务书”,“两山”转化创新示范谷、高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项项标志性工程跃然纸上,更透露出打造高水平绿色制造基地的雄心壮志。
2021年,投资达50亿元的创世纪机床项目的成功招引,已经带动了长合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已有10个相关企业先后签约和落地……对湖州而言,刚刚揭牌成立的长合区,已初显峥嵘。2021年1月至11月,该区域实现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7.9%;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291.5亿元。
长合区,长三角的这股“新势力”,已然站上了新的起跑线。
其实,在高手林立的长三角“朋友圈”中,如何让自身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赶超,实现浙北再崛起?
这一直是湖州思考的问题。湖州的思路是:跳出湖州看湖州,把自身放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坐标轴中来谋划,用小杠杆来撬动大动能,趟出弯道超车、出奇制胜的新路。
当下,湖州正按照“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规划,实现生产力的新布局。其中的“两廊牵引”,就是以沪苏湖高铁为横轴,通过商合杭高铁往安徽延伸,打造沪苏湖绿色产业廊道;以宁杭高铁为纵轴,打造宁湖杭生态创新廊道,推动中高端要素高密度、高浓度集聚。
1月4日挂牌成立的长合区,位于沪苏湖绿色产业廊道的关键节点。“长合区的设立,是湖州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棋的关键一子,也是湖州精准战略卡位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湖州市主政者表示,这几年,湖州提出要让“小个子”迸发“大能量”,推动浙北再崛起,努力成为长三角新势力城市,这背后需要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该主政者说,启动长合区建设,就是要让其成为湖州新的增长极,成为生产力新布局中“两廊牵引”的关键(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揭牌成立之后的长合区,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打法——“合作”。这个“合作”,对外,指的是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的联系对接,加强与沪苏杭等核心城市的产业对接,共同打造省级毗邻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样板地;对内,指的是要形成市县一体、区县互补、各级各部门精诚合作的工作局面,合力干出新成效、新态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