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无疑是互联网行业的强监管之年。
“反垄断”一词足以让互联网企业为之色变,“双减”政策让教育培训行业“作鸟兽散”;在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互联互通”潜藏着不同利益诉求;持续加强未成年保护,社会责任进而升级为法律要求;滴滴赴美上市遭到网络安全审查,中概股在美注定命运多舛;独家音乐版权时代终结,数字音乐市场引来下半场较量;《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意味着数字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用户个人利益作为代价;算法推荐的千人千面也将应监管要求祛魅;没有主播能够逃过大数据的审计,补税潮涌向直播间。2022年,强监管的态势是否将会延续?无人能预料未知明天。
财经E法特别甄选出“2021年中国互联网治理十大事件”。
反垄断不断加码
2021年是官方定调的反垄断大年。立法、执法和司法动态频频,反垄断成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重要手段。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
4月,阿里因“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处以2019年销售额4%,共计182亿元罚款,这也是平台企业因反垄断法被处罚金额最大的一笔,超过中国往届所有反垄断罚单之和。同样,因“二选一”垄断行为,美团在10月领到34亿元的罚单。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对多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处罚,多家平台企业被处以50万元的顶格罚款。
10月23日,备受关注的《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公布,调整内容回应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遇到的新挑战。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反垄断进入新阶段,释放了中央将持续推进强化反垄断的信号。
E法点评:2021年,反垄断成为平台企业为之色变的词语,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同时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这意味着2022年的反垄断监管依然会继续推进,平台、金融、民生等重点领域将成为反垄断监管要地。
科技企业竞相布局元宇宙
2021年3月10日,作为“元宇宙”概念股,UGC沙盒游戏平台Roblox以DPO的方式登陆纽交所,也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400亿美元。此后,元宇宙潮起,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
美国作家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里首次提及元宇宙,描绘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化身,整个体验是沉浸式的。
马化腾将此描绘为“全真互联网”,它意味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实体和电子的融合。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
Facebook正式改名为Meta,将元宇宙开发作为未来公司发展的重心。中国的阿里、字节、腾讯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开始从商标注册、投资并购、人员招聘等方面布局元宇宙。
E法点评:元宇宙是未来?还是科技企业掀起的一汪泡沫?鲜有人目睹它的面目,它更多停留概念的争论。至少,它是当前资本市场的宠儿,互联网巨头、创业者竞相努力讲好的故事,没有人知道未来互联网将以怎样的形态呈现,但不可忽略的是,正是这样的想象,滋生着重塑生活的力量。
未成年人保护升级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9月,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旅部等,对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要求其严格执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E法点评:值得关注的是,国产网游版号至今已停发近半年,最新一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审批名单的公布时间仍定格在2021年7月22日。网络游戏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治理网络游戏的决心可见一斑,不断加大对未成年的保护力度,也倒逼互联网企业在产品、服务方面遵守更多法定义务。
K12在线教育“灰飞烟灭”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教育培训行业从光芒万丈进入洗牌时代。
“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各地各部门不得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面对监管高压、核心业务的剥离,资本市场很快作出反应,教育培训行业从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变成资本纷纷逃离的行业。其中,新冠疫情中迅速成长起来的K12在线教育行业反应尤甚,头部教育公司股价暴跌超过90%。这一年中,裁员、转型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关键词。素质教育、To B业务和海外业务,成为这一行业转型探索的方向。
E法点评:教育培训时代结束了,新东方、好未来等大型平台还有资本来进行业务转型的探索,一些不被看到的中小型培训机构,因为“双减政策”,则无奈走向终结。“双减”的本意是将资本挤出教育培训行业,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改变被制造的教育焦虑,缓解教育内卷。但值得深思的是,当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这样政策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滴滴遭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以发行价计算,IPO估值超过670亿美元。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滴滴旗下25款APP从应用市场下架,至今仍未恢复。
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第三季度,滴滴分别亏损242.71亿元和303.75亿元,超过此前6年的亏损总额。
12月3日,滴滴宣布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2022年1月4日,多部门联合颁布修订后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审查对象增加了“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活动。
E法点评:滴滴遭遇网络安全审查意味着,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数据主权正成为大国博弈新议题,滴滴算得上是整个中概股公司群体的缩影。滴滴美国退市并准备香港上市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相关公司并未出现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但随着“反垄断”“加强数据安全”“双减政策”等一系列影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现不断下行,美国证监会也对中概股提出越来越多的限制,中概股的未来充满变数。
独家音乐版权时代终结
2021年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处罚决定书,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在一个月内解除独家版权协议、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的措施,并对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在网络音乐市场的不公平市场行为罚款50万元。
8月31日晚,腾讯发布声明称严格遵守处罚决定,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协议。在腾讯宣布放弃独家音乐版权之后,网易云音乐先后宣布与摩登天空和香港英皇娱乐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其全量音乐版权授权。2021年12月2日,网易云音乐赴港上市。
E法点评:“独家版权+转授权”模式,是应对中国音乐市场曾经的盗版乱象的时代产物,曾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随着独家版权模式被叫停,有观点认为将利好整个中国音乐市场,实现音乐更广泛的传播空间,让音乐人及其作品能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但在独家版权终结后的半年以来,也有许多版权方和中小音乐人叫苦不迭:失去了独家版权的保底费用,无法获得更多的宣发资源,维权更加艰难,盗版隐患重现。这些问题让行业陷入了新一轮的迷茫,也引发了业内和学界的许多思考和讨论。中国音乐产业的振兴任重道远,我们期待,在行业旧规则被“破”之后,新规则能尽早“立”起,为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实施
2021年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获得通过,这是中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位阶最高的综合性法律,它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与治理,把个人信息使用权关进法律的笼子。
《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为个人权益的保护构建了基本法律框架,也为相关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了具体的合规指引。
这一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个人信息保护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在数据领域的立法体系。
E法点评: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需要在实施中不断调整。按照立法目的的描述,这部法律并非要赋予一方排他性权利,限制个人信息的使用,而是要寻求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产业发展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一起打造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环境。立法仅只是开始,《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来将如何落地,如何持续地发挥效力,又如何与时俱进,还有待于持续的检验。
“互联互通”争夺流量入口
在强化互联网行业反垄断背景下,推进互联互通成为2021年的另一年度关键词。9月13日,工信部表示,将在保障互联网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即时通讯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此后,头部互联网企业纷纷表态。阿里回应,将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字节跳动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一起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积极落实;腾讯则表示,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大厂表态细微差异的背后,是它们对于互联互通的不同需求。业内最早的讨论,始于7月,当时即有媒体报道阿里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
E法点评:互联网行业已经建立起一定程度的围墙花园,但非得一定推倒吗?是否可以考虑在墙上打个洞?互联互通涉及基础设施层、应用层、数据层,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说互联互通的目的是促进互联网行业良性发展,以及鼓励创新,那么在推行互联互通时,也应当思考的问题是:互联互通是超级平台之间相互开放?还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开放?显然,让中小企业能够更便利地接入超大型平台,更符合互联互通的初心。
算法必须揭开“神秘面纱”
算法一度是平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助算法,平台为你呈现千人前面的结果,带来一定的便利。然而,当人们步入数字时代,算法操纵、算法控制、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算法沉迷等问题日益威胁着个人权利、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利益。
2021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8月,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用以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应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的算法推荐技术均被纳入监管范围。
9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算法安全治理机制;坚持风险防控,推进算法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有效识别高风险类算法,实施精准治理。
E法点评:2021年以来,中国平台经济领域的立法更加聚焦,相关治理理念不断迭代。从之前注重数据治理和平台治理,到目前开始聚焦算法治理,并将数据治理、平台治理和算法治理相互联结。2022年3月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将正式开始生效,这是中国第一部聚焦于算法治理的部门规章,也是全球第一部系统性规制算法的法律文件。2022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算法监管元年。
薇娅因偷逃税领13亿罚单
2021年末,直播带货一姐薇娅因涉及逃税漏税遭受处罚,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经税收大数据分析评估发现,薇娅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12月20日,薇娅因偷逃税致歉后,其在淘宝、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的账号被封。12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表示,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更早以前的11月22日,杭州市税务部门通报,网络主播雪梨、林珊珊因偷逃税款,将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计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
据数据统计,自2021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网络主播应当缴纳税款以来,网络直播行业已有上千人主动自查补缴税款。
E法点评:直播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网络主播网一直以来无实际经营地址、流动性强、从业数量多,缺乏行业监管与行业规则,不乏有人利用税收政策的模糊边界避税套利。薇娅因逃漏税获天价罚单传达出一个信号,直播行业不再是“税收盲区”,税收机关也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来解决偷逃税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值得肯定的是,对直播行业加强税收征管是规范税收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直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