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6G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攻关,进一步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引导产业推进6G发展,提升6G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2月25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以线上形式举办“遇见未来——6G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表示,其团队2014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编码超材料和现场可编程超材料的概念,并予以实现。2017年进一步推广至信息超材料,并创建了信息超材料新体系。
崔铁军介绍,信息超材料的第一大特点是快变,可以达到几十纳秒级的切换,能够自由地控制电磁波的波数和波形,因此可以做成智能超表面或者智能反射面,可以定制无线信道、调控无线信道,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
但信息超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同时处理电磁波和数字信息,也就是在电磁波的物理空间上处理数字信息,因此能够实现射频数字一体化,可以大大的简化通信系统的架构,甚至构建新的系统架构。此外,信息超材料还可以方便地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实现智能感知以及通信感知一体化。
“目前我们应用信息超材料平台构建了现场可编程的智能计算机原型,可在电磁波的物理空间进行智能计算,这一成果即将发表在《Nature Electronics》上。因此信息超材料领域大有潜力可挖。”崔铁军表示,希望高等院校、中国移动和产业界一起努力,加快推动6G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的技术攻关,提升我国6G的创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