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两度获鼎晖投资,创新药企斯丹赛的“无人区”突围

时间:2022-03-18 18:46:19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近日,南京传奇生物的CAR-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获得FDA的批准上市,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最新突破。

据了解,这款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它是首款获美国FDA批准的国产CAR-T产品,也是继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之后,中国企业原创的第二款获FDA批准的抗癌新药。

传奇生物背后,是诸多创新药企业多年来对CAR-T领域技术自主创新的笃定与坚持。一些走在前列的企业,逐渐在全球竞技场上崭露头角。

上海斯丹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斯丹赛)是其中代表性企业之一,其在使用CAR-T技术治疗肠癌方面形成重大临床突破,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家提供first-in-class治疗实体瘤CAR-T产品的公司。

据了解,斯丹赛成立于2009年,曾获得鼎晖投资、康桥资本、火山石资本及软银中国等的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公司致力于利用创新的细胞治疗技术治愈晚期肿瘤患者,创始团队成员来自慕尼黑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及医院、中科院、厦门大学、FDA等名校和机构,科研与临床背景深厚。

斯丹赛在近十年潜心打造专攻实体瘤CAR-T的CoupledCAR技术平台,2017年之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快车道,CoupledCAR技术在第一次实体瘤试验开始后进行急速更新迭代。

2019年,CoupledCAR技术在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癌这两个适应症上初步显现不错的临床疗效。其中,基于CoupledCAR技术平台开发出的新型CAR-T产品在针对3线及以上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剂量爬坡试验的中剂量组客观缓解率(ORR)已达到50%,临床疗效已大大优于美国FDA批准的三线标准疗法(ORR, 1%-1.6%),且剂量与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需要强调的是,该试验用药选择为单药、单次回输,无联合用药或反复回输,能达到如此惊艳效果令临床专家惊叹。早期实验组的总体中位生存期(mOS)也达到了12-17个月,明显优于FDA批准的标准疗法的三线药物(mOS, 6-8 个月)。

该产品在2021年8月份已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已经推进到了临床I期。同时,由CoupledCAR平台开发的其他多个实体瘤CAR-T产品的新药研究申请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斯丹赛不仅在产品技术层面具有自主创新性,其“全球创新+中国研发+国际验证”的模式也让人耳目一新,或将为国内创新药企的突围探索出可行路径。

从结直肠癌赛道切入,瞄准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斯丹赛创始人、董事长肖磊博士回忆称,从2015年开始,斯丹赛针对不同的靶点做不同肿瘤的药品研发测试,涉及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等多个癌种。经过多年的靶点测试、技术迭代、临床试验,最终治疗肠癌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成为公司率先取得突破的主打产品。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选择率先切入选择结直肠癌赛道,主要是因为结直肠癌现有的有效治疗药物少、患者数量多,市场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非常大,这样一款产品能治疗更多的病人。

根据相关统计,在中国的癌症死亡率中,结直肠癌排名第五,预计每年有19万多人死于结直肠癌。在美国,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排第二,每年预计大概有5.32万人死于结直肠癌。也就是说,结直肠癌在中美两国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之对应的是庞大的市场与医疗需求。

同时,结直肠癌不同于肺癌。肺癌患者多,药品相对较多。结直肠癌患者多,药品却很少。对于二线治疗后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疗效甚微,患者常常处于在相对健康和年轻的状态下却无药可医,市场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非常大。

因此,斯丹赛用新技术新靶点去顺应市场需求治疗结直肠癌,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据了解,斯丹赛建立了专门针对实体瘤的CoupledCAR技术平台,同时筛选出了针对肠癌的GCC靶点。目前斯丹赛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在GCC靶点上有非常好的临床数据的公司,其产品极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治疗结直肠癌的CAR-T产品。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CoupledCAR技术平台有很强的拓展性,针对其他多个实体瘤CAR-T产品的新药研究申请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借助CoupledCAR技术在不同靶点的应用,可以研发治疗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其它不同癌症的产品。全球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细胞治疗公司像斯丹赛这样,同样的技术针对不同的靶点就可以治疗不同的癌症,这是我们非常独到的一面。”肖磊说。

“全球创新+中国研发+国际验证”:提高研发上市效率

斯丹赛的“全球创新+中国研发+国际验证”的模式,或将为国内药企的创新探索出可行路径。

据了解,斯丹赛在中国开展研发工作,再借助国际化的审批路径在美国率先开展临床试验,最后产品首先在美国实现商业化并上市。斯丹赛的这种发展模式同时结合了中美两边的优势,在中国进行研发,优势在于团队成熟和快速。首先在美国审批和商业化,优势在于美国的审批路径相对成熟,且市场购买力强大,商业医疗保险体系支付能力相对较强。

“我们治疗结直肠癌的CAR-T产品计划先在美国上市,未来在合适的时机,我们也将申请在中国的审批上市,造福国内患者也是我们的初心。”斯丹赛联合创始人、总裁吴昭博士说。

她表示,国外有相对更加完善的审批路径,能够让药品更快实现上市,帮助到有需要的结直肠癌患者。未来,当这款CAR-T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再进入中国时,在国内面临的审批也会相对更快一些。

据悉,在快速推动产品研发最终上市的同时,斯丹赛公司也计划在今年实现公司上市。有公司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称,由于“全球创新+中国研发+国际验证”的模式,斯丹赛在资本市场上市的通道清晰可靠。

鼎晖两次注资陪伴:突围“first in class无人区”

在斯丹赛的成长过程中,两次注资的鼎晖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2016年,鼎晖投资对斯丹赛进行A轮投资。2021年,鼎晖VCG(创新与成长基金)再次领投了斯丹赛的C轮融资。

“斯丹赛做的是first in class的事情,真正是一家全球创新的公司。”鼎晖VCG高级合伙人高洁亮说。

作为六年来一直陪伴企业成长的投资人,高洁亮毫不吝惜表达对斯丹赛的赞美与支持。但复盘来看,当初在CAR-T治疗实体瘤的“无人区”做出加注斯丹赛的投资决策,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据了解,鼎晖的两次投资都是在斯丹赛产品研发的关键时期。2015年,鼎晖初次接触斯丹赛时,中国的细胞治疗产业刚刚起步,美国已经有同类型的对标公司。

鼎晖当时对斯丹赛的投资是比较典型的天使投资,细胞治疗是有前景的赛道,斯丹赛是优质的团队。业务层面,斯丹赛当时的血液瘤CAR-T产品已经初步获得临床验证,且美国有同类产品对标,研发风险相对可控。

2021年,斯丹赛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其主推研发的实体瘤细胞治疗产品,仅仅积累了个位数的临床数据,而且在全球范围没有相关的参照。

“国内的生物医药投资,大部分项目在全球范围能够找到同类产品对标,但斯丹赛的技术是原创性的,有不错的临床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可以对标的公司,这为我们的投资决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洁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斯丹赛真正是在做一个first in class的产品,评估产品技术的好坏、未来的商业前景都充满挑战,涉及治疗机理、临床疗效和安全性、CMC、注册及商业化等方方面面。

为了让投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高洁亮带领团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斯丹赛实体瘤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研究资料的同时还请教了多位科学家和临床专家。通过不同视角对斯丹赛的产品技术和临床数据进行评估,最终做出投资决策。

对于公司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肖磊博士介绍称,目前在实体瘤领域,没有任何其他公司在结直肠癌适应症的末线治疗报告有疗效的创新产品。由于团队的技术比较先进和特殊,未来有很大机会可以抢先占领市场。未来,当公司基于CoupledCAR技术平台拓展其他适应症,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更多的患者造福。

(作者:申俊涵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