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刀硬枪硬头皮,复杂的社会你给我去学习!
全文3427字,阅读约需7分钟
文|X科技实验室
来源:亿欧网
20年前,如果有人劝你辞掉公务员的工作搞互联网,和马哥、东哥一起创业,你敢干吗?
20年后,又有人说,现在有个和当年互联网类似的暴富机会出现了,这次是元宇宙,你敢信吗?
能不能暴富不好说,反正跟元宇宙相关的骗子手段,已经上春晚了。前些日子银保监会还特地发文,提示大家警惕打着元宇宙旗号的诈骗行为。
而在国外,改名Meta的Facebook,在2月发布季报后股价下跌近26%,市值蒸发2376亿美元。
同样是2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读中文“罗布乐思”)在公布第一份年报后,股价也立声下跌15%,二级市场投资者看空情绪明显。
所以,元宇宙画的饼靠谱吗?如果不靠谱,那为什么会有资本大佬疯狂追捧?
如果靠谱,那么与三十年前萌芽期的互联网相比,元宇宙现在走到了哪一步,它未来真的会是暴富窗口吗?
这里是对一切未知感到好奇的X科技实验室,
我们今天想从技术、资本、历史三个维度出发,围绕上面三个问题,聊聊自己眼中的元宇宙。
第一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扎克伯格给元宇宙画的饼,或者说很多人口中以VR设备为入口的元宇宙蓝图,在现阶段很难说靠谱。
当下人们谈起元宇宙,大多数说的都是类似《头号玩家》那样,脱离于真实世界的一个虚拟电子平行世界。这其实不是个新概念,几十年前就有很多类似的表述。
也正因如此,目前人们对元宇宙的假想,就像一锅大杂烩,把过去十年中所有被炒作到天上,但却还没完全成熟,或者至少还没达到预期的技术风口,全都扔到元宇宙这口大锅里,一勺烩。
我们就拿第一个被扔到锅里垮炖的VR眼镜来举例,它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入口,同时,它也是个典型的曾被炒上天,后来发展却不如预期的行业。
VR风口最盛的时间是2016年,这些与VR相关的著名照片都是那一年拍摄的。
这些是当年科技巨头们发布的VR产品,这些则是当年官宣要进军VR产业的巨头。那一年,仅在国内,VR行业就进行了241起融资,总融资额达到40.6亿元。
然而我们知道,16年的火并没能烧出真正的革命性产品或杀手级应用。说到底,VR设备有明显短板,佩戴舒适度、硬件性能、成本控制,它们俨然是不可能三角,至今没有设备能完全满足。
想要解决,只能等待摩尔定律进一步发展,等待芯片技术进步,从而压缩VR眼镜重量体积和硬件成本。
换句话说,VR设备半死不活的现状,并不会因为它掺和进元宇宙,就发生什么改变。
当然,在元宇宙这口锅里咕嘟着的除了VR眼镜,还有分布式网络、云游戏、5G这老哥儿几个,它们跟VR眼镜一样,在技术圈里属于能划拉到过气网红的那一挂。
分布式网络被认为是元宇宙网络的搭建方式,它和区块链是两个强相关的概念,今天我们不多做展开,只需要知道所谓虚拟货币,以及最近一年爆火的NFT都是这两个概念的衍生品就行。而相信你大概也了解,区块链从17年就被当成风口爆炒,可到现在都没出现真正得到广泛应用的场景。
云游戏被认为可以解决元宇宙的硬件成本问题,可就在前几天有条消息,谷歌实质上已经放弃了2年前重点宣传的云游戏业务,也就是说,这个概念的老大都不玩了。
5G则被认为能提供无处不在的高速率网络,而我们知道,至少在C端,目前5G网络的覆盖率和实际使用速率其实并不尽如人意。关于这方面内容,我们找了一些有意思的文章和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文末的”参考资料“查阅。
总结一下,元宇宙或许算个新概念,但它目前所牵扯到的技术,却没有什么新玩意儿,都是过去五六年曾被广泛讨论、猛烈炒作、甚至是已经证伪的老风口。
所以,你敢说元宇宙现阶段靠谱吗?
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第二个问题:你说元宇宙现在不靠谱,可是很多资本大佬都在对元宇宙投资,你还能比人家搞投资的更懂吗?
元宇宙企业现在确实容易拿钱。有机构统计,从21年9月到11月短短三个月内,与元宇宙概念相关的国内公司有26家拿到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融资,国外则有35家,总融资金额超过百亿。
好理解的是,风险投资的定语是风险,在他们认准的方向上即使错投一百家,资本也不愿意漏投一家潜在的巨头。
但你可能也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了,一边是元宇宙企业不断拿到融资,另一边我们开头提到过,搞元宇宙的Facebook和Roblox在美股大跌,看空情绪蔓延,这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普通散户参与的二级市场,与风投资本操盘的一级市场,投资逻辑并不相同。资本在一级市场的追求,是让自己的投资标的以较高的发行价上市,或者以高价被其它巨头收购。
过去几年,资本在VR、分布式网络、云游戏等技术上砸了大量投资,却回报寥寥。
元宇宙这锅大杂烩则给资本提供了一个新机会,可以将濒临失败的投资标的重新包装,并将多个标的组合打包到一个篮子里。
这样做有个好处,那就是篮子里只要有一项技术能被元宇宙风口吹起来,被想要进场的巨头相中,继而进行收购,那投资机构就有机会将篮子里其它好的不好的资产一并作价卖出去。
做个类比,前些日子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看上的也许是《使命召唤》的用户基础和《魔兽世界》在元宇宙上的想象空间,但最后成交的687亿美元里,可不只包含这两个游戏的价格,也包含《魔兽争霸3》重置版的价格。如果不是打包卖,这种烂作只能烂手里,没人会买。
好了,说了元宇宙这么多坏话,我们要问最后一个问题了:与三十年前萌芽期的互联网相比,元宇宙现在走到了哪一步,它未来真的会是暴富窗口吗?
鉴古知今,讲个小故事。这是任天堂发布于1983年的红白机,在中国,人们称它为“游戏机”,但它在日本的官方名字叫“Family Computer”,也就是家庭电脑。
很少人知道,在任天堂传奇社长山内溥的设想中,FC将通过电子游戏打开市场,普及到成千上万有小孩的家庭里,然后再让孩子们的家长发现,这台设备还能连接调制解调器并通过电话线接入网络,进行电子支付、股票交易、线上购物、机票预订等操作。
89年开始,任天堂先后与野村证券、住友银行、日本航空、三菱商事等大公司合作,开发各种线上服务。
同时,还在美国与网络运营商展开谈判,计划在91年实现千万入网用户。但到92年时,他们的计划就已基本宣告失败。
网络速度慢,软件不成熟,用户习惯没有养成,任天堂画下的互联网大饼最终草草收场,人们还是把FC看做游戏机,而非电脑。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你会发现历史与当下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任天堂借游戏打开普及率的思路,与现在很多公司想用VR游戏先打开元宇宙普及率的思路,几乎完全一致。
而与现在的Facebook相比,任天堂同样是全球的科技产业巨头,同样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同样比任何人的行动都要早,甚至,同样被美国人民视为洪水猛兽邪恶资本家。
任天堂失败后,93年,美国开始铺设光纤建设信息高速公路,95年,出现了拥有盈利模式的雅虎网,98年,美国终于实现30%的互联网普及率,2000年,资本市场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一批打着互联网旗号的公司破产。
所以,科技与历史发展的脚步,大概并不会因巨头和资本的意志发生转移,变快或变慢。
也许,扎克伯格对于元宇宙的设想都是对的,但那并不意味着,元宇宙的时代已经呼之欲出。
就像前面说的,最起码,要等待摩尔定律把VR设备的便携性提升上去,再把硬件成本降下来。
至于元宇宙会不会是年轻人暴富的窗口?
朋友们,任天堂搞互联网那几年,马云正在杭州当英语老师,马化腾正在深圳大学念书。
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大佬们则正在用知识和眼界武装自己,为命运的垂青,打下最初的伏笔。
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或许只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自己的眼界范围,为可能到来的改变命运的机遇,做好准备。
而没有知识和眼界,当时代大幕再次拉开时,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参考资料:
1.《游戏结束》,戴维·谢弗,读库,新星出版社,2020.1;
2.雪崩才是元宇宙的必然,赤潮AKASHIO,2021.11.8;
3.2016VR产业年度盘点,新浪游戏,2017;
4.元宇宙金钱游戏:谁沾谁火,63笔融资超百亿,智东西,2021.12.6;
5.两年减少353家企业,血的教训面前,VR行业这次该学会什么?,郭静的互联网圈,2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