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洪旭
我叫阿丽娟,今年32岁,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内勤民警。2018年12月27日,茫崖市在花土沟镇揭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
茫崖市位于青海之西,昆仑山之侧,柴达木盆地边缘地带,是我省的“西大门”,全年平均气温在4.0摄氏度,周边350公里半径内没有一座建制城市、200公里内没有一座县城。几年来,我和同事们恪尽职守,用真情和汗水衷心守护好“西大门”,确保这里安全畅通。
2013年,我从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考入原海西州公安局油沙山分局交通警察大队(随着茫崖建市,该分局并入到了海西州茫崖市公安局)。当初,看到自己被录取后,我连续好几天在想象茫崖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当我第一次踏入茫崖地界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和几处已被风化的残垣,还有那随处可见用于开采石油的“磕头机”。
面对延绵的荒漠戈壁,苍凉、孤独感迎面袭来,但我的内心是火热的,我暗下誓言,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茫茫戈壁描绘出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这里作为青海省的“西大门”,处在出青入疆的主要干道上,每天过往辖区国道315线的车流量达3000余辆,道路通行压力非常大,(下转第六版)
特别是到了冬季,骤降的气温和不断肆虐的风雪,会使辖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异常严峻。每年一到这个时段,我便主动申请前往疏导交通一线,与大队民(辅)警不分昼夜,力战风雪,耐心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遇到困难的群众。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我和同事们主动报名,前往疫情防控检查点,每天实行三班交替轮班制度,不分昼夜地24小时坚守在茫崖市前进路(油砂山路口)疫情防控检查点,对过往车辆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信息登记、车辆劝返、体温监测等工作,倾心守护着进入我省 “西大门”的通道。
那一段时间,同事们的说话声音几近沙哑,每天下班都非常疲惫,但一到岗位上,我们认真工作的标准却丝毫不降,只为筑牢我省疫情防控“西大门第一道”安全防线。
2018年的一天,我正在道路交通违法处理窗口为群众办理业务时,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显得局促又紧张,一张口就对我说:“警察同志,我错了,下次一定再不犯错误了。”面对这一情况,我第一时间为他倒了一杯开水,并安抚他的情绪。经了解,得知他是一名来自新疆的卡车司机,前不久因在茫崖辖区超速被电子监控抓拍,此次是专门抽时间从新疆赶过来的。在处理违章的同时,我用自己办理过的交通事故实例,仔细耐心地将大货车超速引发的后果讲给他听,以“拉家常”的方式,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处罚。临走时,他说:“你们茫崖交警是我遇到过最有人情味的交警,以后来新疆玩,一定找我,我带你们看美丽的风景。”
“做一名有人情味的交警”。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理念。作为大队宣传骨干,同时身为一位母亲,我深知孩子们在校园的安全时刻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在每一个开学季来临之际,我和同事们都会走进校园,利用“开学第一课”“八进”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了解学校贫困学生的情况,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品。
除了中小学之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为辖区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我们自制卡通交通安全宣传资料、交通标志牌等模具,用小朋友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介绍安全知识,让安全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