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者:邢敏
冰心作文大赛指导教师、大国学大语文教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立于士林之巅的苏轼,自然也躲不开明刀暗箭。于是苏轼只好在几经浮沉的人世中,选择寄情山水,浸淫诗词。却不料想,自然的花月山鸟,却带给他超脱世俗的情感体验。同时,苏轼随着官职的变化也在很多风景如画的地方生活过,这就熏陶出了他对自然的美好憧憬。他的一大部分诗词都把笔墨用在写景上,抒发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之情。
淡远宁静 自然为贵
苏轼曾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思想,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总以自然为贵”,而苏轼的诗也是遵循这种思想的,他的诗词总是自然流出,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之嫌,不假修饰,器宇轩昂,有自然之美。
月者,太阴之精。文人笔下,不同于灼热的太阳,月亮总以思念、感怀之情出现。所以,在夜深人静之时,月光是最好的抚慰人心的药。
失意的那些年,苏轼的笔下频频出现月的形象,那是他的家人、知己、朋友、老师。最熟悉的莫过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苏轼对人生进行探问后的答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纵使相隔千里,苏轼与弟弟之间仍有一轮圆月,聊以慰藉。
又是一年中秋,词人对月独酌。回首往事,瞻望前程,百感交集,写下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此时此刻,也只有对明月这位“知己”,才能一吐心中惆怅。
蒋兆兰说:“词宜融情入景,或即景抒情,方有韵味。若舍景言情,正恐浅率直白,了无蕴藉,索然意尽耳。”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显然智者苏轼已经体会寓水于诗词之中的无上妙处。
“清颖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辜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这首《满江红·怀子由作》又是怀念远方家人的词作,而这时的苏轼任于密州,远方的弟弟也仅仅多年之前见过一面。眼前的滚滚流水,一刻不停地向前奔涌,就如匆匆而过的时光,为苏轼留下了几缕华发,时间不停,思念不止,只是在苏轼有限的人生里,又有几回再相聚呢。
与宋代大背景相映衬的苏轼,在“宋人中独为大宗”,他所追求的“自然”,是澄明、睿智与平淡境界的表现,如“随物赋形的水”一般。
行云流水 姿态横生
对作品如何才能达到自然美的境界?苏轼曾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水无声无色,无味无形。于是便成了苏轼笔下的常客。得意是它,失意有它。思念可写,无助亦可写。我们仅从《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苏轼被贬谪后在黄州游览赤壁时的所思所想,感悟水中的苏轼人生。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两年之后。此时的苏轼早已从遭人嫉妒陷害的沉闷心情中解脱出来,将自己和内心寄于山水,整日畅游。词作所写地点为赤壁,正是当年孙刘联军与曹魏大军发生赤壁之战的地点,不过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当年的英雄豪杰、硝烟烽火,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生不过一场梦境。
词作上阙开篇恢弘,开笔直论“大江东去”,奔腾东去的江水就像从不停歇回头的时间,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接下来写景,寥寥数字,现场景色仿佛又现眼前: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如此美丽壮阔的景致,像是一幅画卷,其中豪杰无数,立于天地。
苏轼在这片古战场中,回忆往事。无论是谈笑退敌,还是仓皇撤退,都已无处寻觅,只剩苏轼感慨良多,嘲笑自己早早生出许多花白的头发,也将自己与年纪轻轻便功成名就的周瑜对比,自己已近知命,却难成大事。可人生本就梦一场,如此一想,苏轼便也豁达起来,无论有什么样的功业,最后也终将消逝,还不如且敬天地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好诗冲口 自得超然
苏轼推崇的好作品要直抒胸臆,强调自然抒发,有酣畅淋漓之痛快,这种自然美的情境,是由内而发的,毫无雕饰,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不需要任何定式,便可以通过自然的描述抒发内心最真的情感。
他是性情中人,所以推崇“好诗冲口”,一泄胸臆,并强调有感方可运笔,不可无病呻吟。
在《书黄子思集后》中“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这里通过“天成”“自得”“超然”等词可以看出苏轼非常崇尚自然之美。
苏轼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借景抒情,使景物更具生动性和活泼性,鲜明生动。
在《望海楼晚景五绝》中“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只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需上,更看银山十二回”,将海潮来临时掀起的浩瀚白浪比作雪堆和银山,用很形象的实物让人联想到海浪翻腾的壮阔画面,栩栩如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壮阔的自然之美,达到了景在眼前的艺术效果。
在《润州甘露寺弹筝》中“换取吾家双凤槽,遗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将三峡孤猿的啼鸣声比作是琵琶声,将啄木鸟啄木的声音比作筝之声,让人产生一种共鸣感,通过声音的遐想就能想象当时安详静谧的自然氛围,有种如闻其声之感。
在诗《舟中夜起》中“威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将雨声比喻成风出动菰蒲的声音,运用了曲喻的手法,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有种夜晚安详逸美的情愫。
苏轼作品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呈现浑然天成的自然美。他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客观现实世界抱着严肃认真而又旷达的态度,带着自然的眼光。所以他能够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创造出经久不衰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