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购房者“停贷”事件,自今日中午起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进行回应。从公告信息来看,各家银行已紧急排查了相关楼盘情况,目前风险总体可控,银行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金融服务。
“停贷”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并将矛头直指银行。有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城市超过150个的楼盘业主发出《停贷告知书》,称银行存在违规放贷等情况,并成为导致楼盘处于停工状态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其所购买的房产无法按期交付,将暂停还房贷,直至交付完成。
受此冲击,银行板块今日应声下跌,银行板块盘中跌幅超过2%,多家银行盘中跌幅超过4%。至今日收盘,银行板块跌幅略有收窄,收跌1.93%。
“停贷”事件值得反思。有学者建议,一方面要强化“守底线”的原则问题,加强监管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还要加大政策力度,加速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以使得市场信心有所回升。
多家银行紧急排查 风险总体可控
受“停贷”事件影响,有市场传闻称多家银行的相关风险敞口正在扩大。对此,农行、建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今日紧急发布公告表示,相关风险可控。
“截至2022年6月末,全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其中一手楼合作楼盘5.7万个,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3.97万亿元。”农业银行在公告中指出,已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17%。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针对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的开发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工商银行亦表示,经排查,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兴业银行亦公布了当前涉及“停贷”楼盘的相关金额。经排查,截至目前本公司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75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的按揭金额3.84亿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兴业银行已介入的且存在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较小,不会对其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招商银行发布公告显示,经初步排查,目前该行涉及“网传停贷”事件的楼盘数量占比较小,所涉及的逾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12亿元,占境内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到0.001%,风险整体可控。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虽然未给出具体金额,但均表示,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涉及本行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独立学者吴庆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对于监管部门和银行来说,摸清受影响的信贷规模十分关键。他预计,这种处于“半成交状态”的个人房贷规模均不会太大。
“这部分涉及的主要是银行一手房按揭贷款,并且出现了停工等问题的楼盘,这一比例在银行间并不会太大。”华南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亦表示,银行近年来对涉房贷款进行了严格的准入,因此预计风险总体可控。
开发商复工成重点 有必要采取针对性举措
自去年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震动,不少楼盘停工,甚至烂尾。
易居房地产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停工的主要原因是房企资金出现了问题,导致其无法支付工程款,因此施工方就可能出现停工或者“表演式”复工的情况。虽然问题解决起来十分棘手,但仍然建议地方政府重点关注这些项目,并积极协调、促进项目封顶和交付。
“让开发商复工就必须要有资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这些项目中,并非所有项目都已经成为“烂尾楼”。相对来讲,一些项目仍有较大的处置和盘活空间。因此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些专项资金支持、推动优质项目并购等方式,推动这些楼盘的复工复产。同时,进一步引导银行、资产管理公司(AMC)等机构,加大力度纾困房企的力度,让楼市的信心得以恢复。
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出台多项“保交楼”的政策措施,要求银行对开发贷款“应放尽放”,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多家银行及AMC均发行了支持房企优质项目的金融债,以促进房企脱困。据悉,多家机构推动房企项目并购已有所进展。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直言,“房企端”融资环境并未实质性获得改善,尤其民营房企的融资仍然困难。而银行对于开发贷款的审批依然十分谨慎,“惜贷”现象依然存在,市场信心仍需要持续重构。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此前亦指出,为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好“稳增长”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连平建议,加大力度创造宽松的房企金融环境,建议商业银行应加快开发贷审批和发放速度,适当提高开发贷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以满足房企合理资金需求。同时,加快步伐增加房企非银金融支持,包括运用债券、信托、REITs、信用违约掉期(私募CDS)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等工具,引入资产管理公司,缓释房企现金流和债务压力。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恢复信心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房住不炒”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满足各城市刚需住房以及改善型住房需求,以此来拉动楼市销售量回升,促进楼市回归正常发展。多位学者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宽松的政策预期将有助于支持房地产市场走向复苏。
严格做好风险管控 应守住风险底线
“ ‘停贷’事件值得反思。”吴庆认为,如果严格执行预售证制度、落实监管账户,不应该出现当前的事情。从此次“停贷”事件来看,银行出现了违规放贷,这意味着针对银行放贷的规则虽然很严格,但没有严格执行。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在众多楼盘业主发布的《停贷告知书》中,“银行违规放贷”的字眼频频出现。多个楼盘业主指出,尽管早已开始还房贷,但购买的房屋至今仍未封顶。而根据相关监管规定,银行需在楼盘封顶后方才按揭放贷。近年来,亦有多家银行因为给购买未主体封顶楼盘的购房者发放个人按揭贷款而受到银保监系统的处罚。
吴庆认为,“守住风险底线”首先应该定好规则、严格执行,要落实“谁的责任谁负责”。如果是银行出现了违规,不仅要接受处罚,更应该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将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守住底线”的政策分开。“守底线”的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不能为了实现调控目标时松时紧。
亦有银行业内人士预计,“停贷”事件之后,预计相关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银行信贷投放合规的执行力度,压实相关贷款业务的责任。
此外,连平还建议,应建立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行业风险预警和防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编辑 陈莉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