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 慧
人才是第一资源,智力是重要引擎。一直以来,围绕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工作需求,省发展改革委始终将招才引智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招,将引才引智、借智借力有效融入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整体布局,努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青海省作为生态大省,主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及实现路径、配套措施等。中国科学院长期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专门设立了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从排放端、固碳端、政策端等方面出发设立了九个专题,在该研究中设置青藏高原“碳中和”率先达标示范区研究专题,系统谋划青藏高原“碳中和”路径。2021年,依托“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平台,省发展改革委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签署《青海省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先行先试行动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青藏高原青海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合作编制全省“1+6+8”(省级+重点领域+市州)碳达峰实施方案。
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数据,是科学编制行动方案的前提,也是体现青海“双碳”特色的基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职责,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2021年9月召开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调研对接会,推开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序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织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一行33位专家学者,分编5个课题组,集中利用10天时间,克服高原地区高寒缺氧、温差变化大、点多线长面广等特殊困难,赴省直各有关部门及8个市州、31个县(市、区),就产业结构、空间格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分行业、分领域系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先后组织召开15场座谈会,与各地、相关产业园区进行了对接沟通和交流讨论,查实情、摸底数、算总账、明重点,为科学编制省级、重点领域和市州实施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起好步、开好局。
建立有互动有参与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是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的坚实基础,也是科学推进我省方案编制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夯实工业、能源、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基础数据,采取自下而上调查、自上而下核算方式,做好碳排放精准估算,同时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既要扛起实现双碳的政治责任,突出青海在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度和影响力,又要把双碳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系统研究,为青海经济社会留足发展空间”。这是今年4月10日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召开的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推进工作视频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及团队对方案编制工作开出的“会诊”意见,也是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与课题编制组互动交流的生动缩影。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纳军说:“2021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通过座谈会、视频会、书面征求意见建议及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与相关专家学者、课题编制组成员的常态化对接沟通,数易其稿、把脉定向、精准发力,有效发挥了人才资源对于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智力支撑作用,全面提升了我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操性。”
在方案编制课题组的不懈努力和全省各级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协同参与下,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如期通过国家审核。6大重点领域、8个市州方案基本定型,青海省碳中和相关领域问题研究稳步推进,构建形成了“省级牵头抓总、部门高效协同、行业协调推动、地方细化落实”的工作格局,蓄积起全面推进青海省经济转型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