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工作带来的麻烦】
最近一个月因为工作的需求,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拷贝资料了,从公司电脑到家中笔记本之间来回折腾,并且工作量还不小。最开始是直接使用钥匙扣上一直在用的金士顿的一个U盘,可是那“可怕”的传输速度真的让人逐渐暴躁,肉眼可见的只有十几兆每秒。并且本身内存不够,所以索性换了家中闲置的移动硬盘,可是还是没办法解决速度这一问题。
再加上平常也会需要进行一些视频剪辑以及图片的处理,个人觉得U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概率还是更大一些,毕竟相对移动硬盘和移动固态而言,体积更小、更方便携带。那如果一个U盘的速度能达到移动固态差不多的传输速度,又有足够的存储空间,那我则更加愿意选择U盘。
【ORICO 快闪U盘】
跟朋友聊起这个事情,给我推荐了一款快闪U盘,刚好品牌分公司离我上班的地方不远,于是先去直接了解了一下,随后下单购买了这款ORICO 快闪U盘。
为了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奥睿科这款产品提供了64GB、128GB、256GB、512GB四种规格,并且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U盘所连接的A口,还增加了C口两种连接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因为公司电脑以及自己新买的笔记本似乎C口更合适,所以我最终选择的512GB的C口版本。
到货后上手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有质感,这个质感的来源不仅仅是产品外观的设计,也是他的材质选择同时带来的分量感。毕竟整体重量已经接近50g.整个产品采用的合金精工工艺打造而成,所以是非常坚固耐用的,而且耐磨防锈也是他的特点。这样也同时避免了外界物理所带来的伤害从而造成数据的丢失。
我估计是因为传输速度过快,所以产品的散热是必须的,在U盘的表面是设计有并列凹坑的,这样的话增加了整个产品与外界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好一点的散热效果。当然,这样的设计其实也带来的更好的外观表现。
我去查找了一下官方信息,这款快闪盘最大优点就是采用了USB3.2 Gen1的高速传输协议,读取速度可以达到411MB/s,写入速度可以达到353MB/s,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能够实现更稳定的传输效果,大文件传输也不会掉速。
【实际测试与使用】
到手之后那当然还是得看看实际与理论的差别,但是这一点肯定是要基于自身设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毕竟你不可能拿一台几年前的设备来作为测试了。
我用我的笔记本采用CrystalDiskMark对随机读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测试。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ORICO快闪U盘顺序读写速度可达394MB/s、335.11MB/s,4K随机读写则达到了18.09MB/s、27.36MB/s。
之后我又选择了用另外一款软件TxBENCH进行了读写测试,从结果来看,两款软件的测试结果在数值上有一定的出入,但是整体来看,ORICO快闪U盘的读写表现还是不错的。
可能是设备设备和软件的原因,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受影响的,不过这个速度与官方宣称的出入不大,尤其是在我使用了其他硬盘之后,这个读取速度已经接近400MB/s,我个人还是觉得非常满意的。
当然,一款产品好用不好用向来就不是测试软件能够决定的,最终还是得实际体验说话,所以我直接尝试将电脑里的电影等较大的文件拷贝至U盘,其实也就是模拟日常我需要使用该快闪U盘的情形。我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传输文件是否稳定,毕竟这也是判断一款产品性能以及品质的表现。像这种大小几个G的电影类型的视频,也就几秒钟就搞定了,这要是我那个传统的U盘,没有个几分钟怕是完不成。
哪怕是换了更大的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传输速度稳定在350MB/s以上,并且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保持这个速度一直到文件传输完成。这一点倒是与之前的测试结果相差不大。之后我又回过头来,将快闪U盘直接插入电脑,并且直接进行播放视频,也就是说文件的读取直接从U盘传输,观影过程中供的任何操作都是十分顺畅的。
除此之外,一般图像文件的处理,我大多使用的是Lr,我也尝试了使用快闪U盘来对接操作,发现在图片导入以及导出等过程中也是丝毫不影响处理的。
【总结:传统U盘克星】
在没了解之前我是没想到现在的ORICO 快闪U盘居然可以做到这么厉害的地步,这么小的体积,保持了原有的方便易携带的特性,又将原有的缺点进行优化,使得我们使用过程中不用再为了这个所谓的传输速度而烦恼,并且大存储容量在日常也是完全足够用的。如果价格能再稍微便宜一点,并且曾加一个接口变成USB-A和USB-C两种方式传输那就更好了。估计传统U盘以后是没有什么太大市场了,我觉得移动固态估计也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