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33条、敢贷愿贷长效机制出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两次降息……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市场融资需求一度转弱的背景下,银行扛起稳增长的大旗。
作为“西北银行第一股”的甘肃银行,推出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2条金融服务措施,将信贷资源不断投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甘肃银行8月30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2074.3亿元,较年初增幅4.5%,其中投向交通运输、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领域的贷款增幅超过10%。
同时,甘肃银行持续推进业务轻资本转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5.9%。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该行全面提升线上服务能力,今年先后推出供应链金融、“一网通办”、代销理财等多款线上创新产品,自有渠道线上业务交易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
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多领域信贷投放增幅超过10%
很多银行以“爬坡过坎”来形容今年上半年经营面临的状况。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起伏反复的疫情形势,甘肃银行推出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2条金融服务措施,集中发布陇盈快贷、科技贷、商户贷、小微e贷等11款专注服务于普惠领域的信贷产品,精准匹配区域发展战略和中小微、个人信贷需求,助力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稳步提质。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甘肃银行资产总额3747.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2074.3亿元,较年初增加88.3亿元,较年初增幅4.5%。制造业贷款余额300.7亿元,增幅5.7%;租赁及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225亿元,增幅2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贷款余额102亿元,增幅2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38.6亿元,增幅10.3%;均大幅高于其他贷款增速,将信贷资源不断投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
该行还注重做好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的差别化金融服务,运用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灵活采取合理的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还款计划、调整结息方式等措施,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客户渡过难关。
不良率降至2%以下,加快“轻”装上阵步伐
不过在金融业加大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银行经营压力也在加大,叠加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更加多元化、金融科技蓬勃快速发展等新态势,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开拓新路。
作为西北地区第一家闯关资本市场成功的城商行,甘肃银行在半年报中称,致力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城商行,区域首选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实现规模、盈利、风险、资本的平衡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做法包括零售、公司等传统业务实现转型发展,推进轻资本转型,有效丰富产品体系,强化风险管控等。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甘肃银行负债总额3423.3亿元,其中,客户存款2728.4亿元,较上年增长168亿元,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达到了79.7%,较上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成效进一步显现。
上半年,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了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0.08亿元、净利润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0.9%和3.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净额2.27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5.9%。甘肃银行表示,这主要就是由于该行积极推动业务轻资本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加大产品拓展营销力度。
甘肃银行零售业务的营收贡献度也一直上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零售贷款总额为473.4亿元,零售存款总额为1793.5亿元,零售银行业务在营收中的贡献比从去年末的30.7%上升至35.7%。
信贷质量方面,截至上半年末,甘肃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9%,较去年末下降了0.05个百分点,体现经营水平和风控能力的关键指标在近三年得到了持续优化。
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自有渠道线上业务交易量增长12%
面对科技化浪潮,近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资源向金融科技领域倾斜,诸多创新型金融科技类应用也被引入银行系统。甘肃银行此前提出了“线上第二银行”战略,以此为抓手,不断提升线上服务能力。
今年以来,该行先后推出供应链金融、“一网通办”、代销理财和“甘乐贷”等多款线上创新产品,持续迭代优化手机银行和各类线上支付系统,建立多元化客户反馈机制,优化全渠道流程,不断丰富客户产品服务选择,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该行线上产品总数达到81个,产品线上化率63.78%,较年初提升2.62个百分点。线上客户规模达403.27万户,公司、零售客户线上覆盖度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27和2.63个百分点。自有渠道线上业务交易量达886万笔、交易金额4191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3%,线上客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第二增长曲线”动能得到了有效释放。
当前,甘肃省已经站上新的发展起点,进入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和自身发展势能增强的历史交汇期。甘肃银行表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多重叠加历史机遇,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重点业务转型发展,更好融入“一核三带”区域新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大局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