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帆
近日,“顺丰寄丢一部价值1.1万元手机却只愿赔付1000元”的消息引发网上热议。
据“新源视频”报道,今年3月底,夏女士花费1.1万元买了一部全新未拆封的iPhone13 Pro Max ,当天便通过顺丰小程序把手机从深圳寄给江苏的家人,但之后夏女士的家人迟迟未收到货。
夏女士表示,因为4月份江苏出现疫情,快递物流受到影响,一直到5月中旬,顺丰方面的工作人员仍然告知因疫情原因不能派送。长达一个多月的快递滞留让夏女士产生了怀疑,追问下,顺丰告知快递已经找不到了。到了5月28日,夏女士表示发现寄丢的手机被激活了,她怀疑这部手机被偷走了。
对于快递丢失,顺丰提出给予1000元赔偿。据夏女士介绍,因为自己在下单时未注意到保价的具体内容,当时只选择了2元保价费。
界面新闻了解到,顺丰在其《电子运单契约条款》中对不同情形下的赔付做出了预定,其中规定因顺丰原因导致保价快件在运输环节发生全部灭失的,顺丰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保价金额。
对于这一事件的争议,界面新闻就此求证顺丰,对方表示暂无更多信息。
快递保价是快递业常出现纠纷的领域。去年8月,“玉石运输破损保价4000元快递仅赔600元”的消息也曾冲上微博热搜,快递公司也是顺丰。
这一纠纷中寄递者为物品保价为4000元,但顺丰表示需要依据物品实际价格进行赔付,这一认定与寄递者提供的物品实际价值产生了较大分歧。
对于保价,一些网友也提出了质疑,认为保价系统固然重要,但保价信息也容易让他人知晓寄递物品贵重程度。还有网友表示,保价机制本就不合理,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安全送达是应尽的责任,否则就要承担损失。
另外,快递丢失也不乏“内部人”所为。去年河南就出现了11万黄金邮寄途中失踪的案件,之后中国邮政河南分公司发布通告称,案件已被郑州公安局破获,盗窃黄金大部分被追回。而涉案两人均系郑州邮区中心的外包服务员工。
不止是顺丰,德邦、中通、中国邮政等快递企业也都设置了相关的赔付机制。其中德邦规定,当实际价值大于或等于声明价值时,托寄物全部毁损或灭失,公司将按照保价声明予以赔偿。但如果实际价值小于声明价值,发生类似情况快递公司将按照实际价值赔偿。
对此,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告诉界面新闻,《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不过,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快递公司自己制定了相应的赔付标准,但标准所列举的内容明显减轻了自身责任。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也表示,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争议比较大,各地判罚所参照的法律路径也不一样,最后法院审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其实这种规定应该全国统一。”赵小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