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联储公布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通胀情况仍显示出高度担忧,认为通胀率高得“令人无法接受”,因此,转向“限制性”的政策立场符合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许多与会者强调,“在抑制通胀方面,采取太少行动可能比采取太多行动付出更高代价”。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PPI仍超出预期。目前市场预计,11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较高。
仍强调抗通胀必要性“采取太少行动可能付出更高代价”
在9月的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抬升至了3%-3.25%。这是美联储今年内第五次加息,且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就在美联储9月会议前,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尽管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超出市场预期。
本次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指出,通货膨胀率仍然高得“令人无法接受”,远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与会者评论说,最近的通货膨胀数据普遍高于预期,相应的,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比他们先前预期的要慢。价格压力仍然很大,而且持续存在于各种产品类别中。近几个月来,能源价格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2021年的水平,能源价格上行风险依然存在。
对于未来通胀走势,与会者评论说,他们预计通货膨胀压力将在近期持续存在。就中期而言,与会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在今后几年逐渐减轻。各种因素都被认为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包括委员会收紧其政策立场,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供求失衡的逐步缓解,以及消费者需求减弱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率从目前较高的水平下降。
鉴于广泛且难以接受的高通胀水平,会议间公布的通胀高于预期的消息,以及通胀前景的上行风险,与会者表示,有意在近期转向“限制性”政策立场符合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许多与会者强调,“在抑制通胀方面,采取太少行动可能比采取太多行动付出更高代价”。还有几位与会者强调,“历史经验表明,过早结束旨在抑制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是危险的”。
整体而言,这份会议纪要与9月会后美联储鲍威尔坚定抗通胀的表态一致。然而,其中也释放出一定鸽派信号,部分与会者提及激进加息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还有与会者提出在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步伐。
会议纪要显示,几位与会者指出,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必须调整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步伐,以减轻对经济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与会者指出,随着货币政策的立场进一步收紧,在某个时候放慢政策利率上调的步伐,同时评估累积的政策调整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将是合适的。许多与会者表示,一旦政策利率达到一个足够严格的水平,在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货膨胀有望回到2%的目标之前,可能适当地维持这一水平一段时间。
美联储政策何时转向?机构分析称年内或将再加息125个基点
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升0.4%,同比上升8.5%,均高于预期,暗示美国通胀压力仍未缓和。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将在11月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至3.75%-4%区间的预期有所加强。10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81.7%,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8.3%;而仅一周前,加息75个和50个基点的概率分别为65.9%、34.1%。此后12月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幅度的预期集中于50个基点。
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讨论较多,美联储何时会放缓加息步伐?
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政宁等指出现在就期待政策转向还为时尚早。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强劲,劳动力供给未出现实质性改善,这意味着通胀风险还未解除。只要9月非农和通胀数据不差,美联储就可能在11月的议息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并于12月的会议上再加息50个基点。目前来看,9月非农数据比市场预期更好,这将大大增加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就算9月通胀数据表现不佳,美联储或也不会因为一个月的数据波动而选择退缩。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指出,考虑到美联储前瞻指引规律、实际利率水平,预计加息终点为5%左右,年内后续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较高。其预计美联储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概率较高。鲍威尔9月表示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条件主要与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通胀相关,9月美联储经济预测意味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恶化时点于明年一季度出现的概率较高。经济增长方面,美国或于明年上半年步入实质性衰退。通胀方面,当前供给端通胀有所缓解,但需求仍具有韧性,能源价格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年内通胀回落速度或偏慢,预计明年上半年在货币紧缩滞后性影响的推动下,叠加基数效应,美国通胀会出现偏大幅回落。若供应端没有新冲击,明年一季度美联储停止加息概率较大。若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升级,或OPEC+大规模减产等方面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则美国加息路径将更为激进,且届时停止加息时点的不确定性将提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徐超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