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DNA移动与其损伤反应和自我修复能力有关,希望以下DNA移动与其损伤反应和自我修复能力有关的内容对您有用。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从而导致遗传特征改变。这种现象会在人体内自然发生,但大部分损伤可由细胞自身修复,一旦修复失败,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甚至癌症。
近日,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发现,染色质的移动有助于促进人类细胞核DNA损伤的有效修复,这一发现有望改善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细胞核中的DNA总是在移动而非静止的,其高级复合物(染色质)的运动在影响DNA修复方面发挥着直接作用。过去的研究表明,在酵母中,DNA损伤促进染色质移动;反过来,染色质的高流动性也有助于DNA修复。然而,在人类细胞中,这种关系更为复杂。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DNA损伤部位染色质的移动速度比远离DNA损伤的染色质要快得多;而且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并不是随机移动的,而是一种连贯性的运动,DNA以一个群体的状态在短距离内移动。
他们还观察到,DNA损伤可能通过降低连贯性的方式影响DNA的群体运动。这意味着,当DNA受损时,染色质移动受到严格限制。这对于防止受损DNA接触有害因子,以及提高DNA修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染色质移动在DNA损伤反应和DNA修复中的基本作用,有助于理解人类细胞中DNA修复和癌症发生的机制。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也许可以作为不同药物进行癌症治疗时的反应指标。通过测试不同药物,以确定是否可以修改染色质运动来增强DNA修复。
未来,该团队希望研究单个DNA分子及其运动方式,以及个体和群体动力学如何因DNA损伤而产生不同和变化。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205166119
注:此研究结果摘自《PNAS》,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