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德专家德国无法承受与中国“脱钩”后果,希望以下德专家德国无法承受与中国“脱钩”后果的内容对您有用。
转自: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11月13日发表题为《德国在能源转型中犯了根本性错误》的文章,作者是贝尔特·洛瑟。全文摘编如下: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认为,德国逐渐去工业化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
贝尔特·洛瑟问:菲斯特先生,我们的增长潜力正在下降,能源成本大幅上涨,政界显得力不从心。坦诚地说,德国还处于良好的经济区位吗?
克莱门斯·菲斯特答:德国仍然有很大的区位优势:政治稳定、地理位置处于欧洲中部、拥有高素质劳动力、内部市场相对较大、中小企业也很灵活。这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韧性。但另一方面,区位风险也在显著增加——而且有一部分是国内造成的。
问:您怎么看德国的能源政策?
答:我们必须对比其他区位来衡量自身的区位质量。能源价格升高暂时不会造成更大问题,因为所有国家都一样。但是,当下的能源价格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冲击远大于其他国家,短期是因为德国极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长期是因为我国在能源政策上奉行风险极高的特殊路线。
问: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对德国的去工业化提出警告。鉴于能源和成本危机不断升级,德国是否会遭遇工业外流潮?
答: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有三种应对模式。在其他国家拥有独立生产能力的全球性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将生产迁移至能源成本低一些的地方。目前的一个例子是世界最大钢铁公司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它已经关闭了在德国的两座工厂。第二种应对的可能性是:根本不再生产能源密集型产品,而是从价格更低廉的国外购入。第三种可能是进行战略性的投资规划。计划开展能源密集型生产的国内外投资者将暂时避开德国。例如,从长远来看,基础化工产业可能从德国消失。
问:在联邦政府中,尤其绿党要求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路线,外交部正在制定新的对华战略。我们能承受同中国脱钩的经济后果吗?
答:不,中国很大,同它脱钩的经济后果非常严重。目前,我们外贸总额有十分之一是同中国做生意获得的,1990年只有1%。在过去几十年里,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这样受益于中国的高速增长。因为政治而减少同中国之间的贸易,将会付出非常高的代价,那就像是因为害怕死亡而自杀。相反,我们必须尝试管理当下的地缘政治风险。
10月6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捷克总理菲亚拉迎接前来参加首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右)。(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