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有人用AI做了一个Twitch频道,每天涨粉3万,希望以下有人用AI做了一个Twitch频道,每天涨粉3万的内容对您有用。
来源:创业邦

作者丨赵思尧
题图丨图虫创意
TikTok 的纪录被打破了。上线 5 天百万用户,到现在 2 个月拿下 1 亿 MAU,Chat-GPT 超过了 TikTok 9 个月月活过亿的纪录。
ChatGPT 火了之后,一边是大厂进入竞赛状态,Google、百度全速追赶;另一边则是开发者们对 AI 技术的“花式”应用。最近,编辑部看到了不少,但多是图片方向,直到发现了一个脑洞打开的 Twitch 频道。

AI 版《宋飞传》在 Twitch
全年无休直播,单日涨粉超 3 万
北京时间 2 月 1 日晚上 10 点多,Nothing,Forever 创始人之一 Skyler Hartle 在 Twitter 上发文,庆祝 Nothing,Forever 的 Twitch 频道 WatchMeForever 超过 7000 个粉丝。笔者 2 月 2 日下午去看时,频道粉丝数已经达到 3.7 万。到了 2 月 6 日下午,粉丝数已经超过 18 万。整体算下来,也是日均新增 3 万粉丝的水平,而这可是 Twitch。

Nothing,Forever 粉丝数破 7000|来源:Twitter

Nothing,Forever 是一部 AI 生成的情景喜剧,放在 Twitch 上直播。画质上,给人上世纪 90 年代 PC 端游戏的感觉,背景饱和度很高;人物动态并不丝滑,声音也能明显听出是机器合成,剧情中添加的罐头笑声、音乐与人声音轨也有比较明显的割裂感。但一想到这全是 AI 生成的内容,还是会觉得很了不起。


在剧情上,Nothing,Forever 记录了 3 男 1 女的生活日常。全剧目前只有 2 个场景,职业为脱口秀演员的主角站在台上讲段子,以及几位主角在公寓里的闲聊日常。每个场景最多持续 2 分钟,剧情间没有连续性,只用一张纽约街边建筑做串场,每一集之间也没有衔接。
很多人看过一会儿后就会发现 Nothing,Forever 在模仿 90 年代热门情景喜剧《宋飞传》,无论是主人公的职业、动画形象还是无厘头且毫无关联的片段都有《宋飞传》的影子。

不过,创始人对此非常坦诚,甚至 Nothing,Forever 的 logo 都刻意模仿了《宋飞传》,有意强调二者关联。但是 AI 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快,Nothing,Forever 可能很快就不再是仿版《宋飞传》。


Nothing,Forever 是 AI、也是 UGC
Skyler Hartle 在 Reddit 动态里介绍,Nothing,Forever 采用了 OpenAI 的 GPT-3 语言预测模型,并监控了 Twitch 评论区用户的实时聊天,用户的讨论有可能改变剧集设定的走向。比如,大家想删掉一个人物,Nothing,Forever 在保持直播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也就是说,在观众的共同创作下,Nothing,Forever 的剧本灵感可以永不枯竭。
这也是 Nothing,Forever 的另一个特点,自去年 12 月 14 日开播之后,Nothing,Forever 就一直在 Twitch 上轮播。在笔者收看的几个时间段里,Nothing,Forever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基本保持在 7.5K-9K,用户在 Twitch 评论区和 Nothing,Forever 的 Discord 群组都非常活跃。
笔者在 2 月 2 日加入 Discord 群组,当时群成员主要在探讨 Nothing,Forever 与《宋飞传》的关联,并且产生了不少表情包和热梗(谁能想到一部剧最先火起来的是主人公 Larry 的微波炉呢)。短短几天,群组中又新增了不少话题,讨论未来剧情走向、粉丝上传自制物料、讨论 AI 等等,算得上是一个用户自发性较强的活跃社区了。

Nothing,Forever 的蹿红速度让人惊叹,而变现速度也没落下风,说明创始团队对增长有预期并且策划了商业路径。
现在除了 Twitch 打赏,Nothing,Forever 还可以通过 Patreon 和卖周边变现。Nothing,Forever 已经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周边网站,围绕现在热度较高的 logo 和角色推出了马克杯、卫衣、贴纸等产品。

看到这儿,会发现创始团队计划好了比较成熟的增长、发酵和商业模式,在 AI 生成内容之后,通过 Discord 群发酵和活跃,让大家对于内容有归属感,然后从 Discord 将用户导到独立站变现,这是很多“IP”采用的变现方式,例如,Discord 上非常大的一个陪伴频道 Lofi Girl 有专门的 Merch 标签来售卖周边,从底下的互动能看到,Discord 的用户对此非常买账。

这也不禁让笔者思考,AI 生成的“劣质”情景喜剧热度能持续多久?创始团队想做的是长久生意还是一锤子买卖?

4 年准备期,
Nothing,Forever 的目标是 Netflix?
笔者上面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创始人的回答貌似是:虽然想好了怎么做、甚至怎么变现,但这更多是一场实验。

Skyler Hartle 和 Brian Habersberger,是 Nothing,Forever 的两位创始人。在 Nothing,Forever 快上线时,Hartle 在 Twitter 发文表示,他为 Nothing,Forever 的上线准备了将近 4 年。也就是说,早在 2018 年,二人就在着手这个项目,4 年中,Nothing,Forever 经历了多次迭代。
在近日接受外媒对话时,Hartle 提到团队接下来的目标,是想把 Nothing,Forever 做成一个持续产生有趣内容的节目,未来也希望能推出一个质量上媲美 Netflix 的剧。
尽管投入了很多,但 Nothing,Forever 并不是二人的主业,Skyler Hartle 在微软任职超过 4 年,现任高级产品经理,Brian Habersberger 是一位高分子物理学家,根据 LinkedIn 信息,Habersberger 自毕业后就一直在陶氏化学任职,一路做到高级研究员。


所以,Nothing,Forever 更像是二位创注入了大量心血的一场实验。

AIGC 在应用层面,
到底是不是一波流?
其实,Nothing,Forever 在本质上是一个剧,只不过是在 AI 加持下,添加了“用户养成色彩”,这也让用户,即便在没有精彩剧情和高水平画面的情况下,也能对内容产生归属感,这也是 Nothing,Forever 采用 IP 变现模式的“底气”。
但判断是否长久,在于这种归属感是可持续的,还是 AI 给予用户的一时“刺激”。以 AI 绘图为例,过去 2 年火了好多种玩法,但无论从整体、还是个体来看,大多是一波流。

App 的下载和 IAP 收入波动| 来源:apptopia
超越这个时间区间,在 2022 年一整年,有 2 类 AI 绘图产品分别火了一波。一类是 text-to-photo,输入文字生成图片,代表产品有 dream by WOMBO、Wonder 等,另一类是上传图片生成衍生图片,代表产品有 Lensa.ai 和 Dawn AI 等。

根据点点数据,这 4 款 App 的下载量都在去年 11 月至 12 月里明显上升,不到半个月又快速回落。这里的下载量的变化大概率就是 AI 热度导致的。这其中 ,Wonder 和 Lensa.ai 回落后,全球日均下载量在 4 万左右,而 dream by WOMBO 和 Dawn AI 的全球日均下载量只有 1 万左右。根据点点数据,Wonder 和 lensa.ai 的 App 收入也是 4 款 App 中相对更高的。


Wonder 近半年全球收入变化情况,虽然波动不明显,
但收入水平比 Lensa.ai 低了很多 | 来源:点点数据
在笔者看来,Wonder 和 lensa.ai 更加丰富的功能大概率是 2 款 App 在 AI 绘图热度散去后依然保持下载量相对较高的原因。而 Wonder 虽然功能更全,但 AI 绘图本身并不是用户的刚需,因此收入难以和因为 Avatar 火了后,加入修图和视频剪辑功能的 lensa.ai 在同一高度。这也直接说明,AI 制图,给到用户的是一时的“刺激”,但供给对应的并不是用户的刚需。

在 stable diffusion、DALL-E 等 AI 做图的模型未开源之前,多数用户没有玩过文字/图片成图,所以当 AI 制图一下被炒热,大量用户为了一探究竟纷纷下载热门产品,其中出图效果好、宣传和投放到位的 App 可能会获得更高的下载量。但是当用户新鲜劲过去,能留住用户的并不是 AI 绘图这一玩法,而是 App 提供的功能是否真的符合用户需求。就好像 TikTok 的崛起,上滑短视频的浏览方式是用户被 TikTok 吸引的原因,但真正让用户留下的是简短、上头的娱乐向内容。
Nothing,Forever 和 AI 制图 App 同理, 虽然都是借助 AI 模型开源得以出现的产品,但 Nothing,Forever 本质上是一部剧。Nothing,Forever 的热度能不能持续,或许要看它在剧情、人物风格、布景等方面能否真的吸引人。但是,这里也确实有一点不同,就是用户对这样的内容,是否会存在“养成”情感。就如同 AI 网红 Lia,Ins 上有16 万粉丝,Twitter 也有 20 万粉丝。从评论看,大家并没有把她当做网红,而是输出意见、关注迭代,像“养女儿”一样关注它。
Nothing,Forever 的想象空间也在于此,虽然剧情内容还十分粗糙,人物输出的段子有时还会重复,但架不住观众付出了时间和情感。

但反转再反转, 2 月 7 日,Nothing,Forever 的实验,并没有因为热度下降结束,而是被 Twitch 的社区规则暂时叫停。因违反社区准则,Nothing,Forever 被下架,理由是主人公 Larry 的脱口秀段子中涉嫌歧视跨性别者。其实仔细去看这个段子就可以知道,段子埋的包袱并不在跨性别者,但 AI 还不够聪明,似乎还没学会避开群体歧视,所以才踩了坑。创始人在受访中表示,会解决问题并尽快恢复 Nothing,Forever 的播出。
很遗憾,我们暂时无法继续观察,但在 Nothing,Forever 开路之后,创业者们的尝试不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