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乔治: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哀悼“大熊猫之父”他的离世是个损失,曾教会我很多东西

时间:2023-02-19 16:45:09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哀悼“大熊猫之父”他的离世是个损失,曾教会我很多东西,希望以下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哀悼“大熊猫之父”他的离世是个损失,曾教会我很多东西的内容对您有用。

“胡锦矗的离世,对于所有关心野生动物和大熊猫的人来说是一个损失…”“中国大熊猫之父”、动物学家胡锦矗先生2月16日晚病逝后,他的女儿胡晓近日收到了朋友转来的这则信息。2月19日,胡晓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则信息是当年和父亲一起在四川卧龙研究大熊猫的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所写,对方也对不能前来参加父亲的追悼会表示遗憾。

乔治·夏勒在信息中表示,胡锦矗的离世,对于所有关心野生动物和大熊猫的人来说是一个损失。“他为人慷慨,和他相处非常愉快,在卧龙一起工作的时候,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非常遗憾,我不能参加追悼会,我向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致以慰问和问候,他将永远在我心里。”

2019年10月胡锦矗与乔治再次会面 图据“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方微信

乔治·夏勒发来的信息乔治·夏勒发来的信息

据媒体公开报道,乔治·夏勒是一位美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和作家。他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在非洲、亚洲、南美洲都开展过动物学研究,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1980年,乔治·夏勒应世界自然资金会的邀请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始对大熊猫进行行为学研究,成为胡锦矗的“战友”。

胡晓出生于1974年,世界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察站“五一棚”建立后,她每年暑假都会去父亲的“五一棚”待上一段时间。在这里,胡晓见到过乔治·夏勒,后者是第一个受委托在中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进行熊猫保护工作的西方科学家。“夏勒不太会说中文,那时候我们一群小孩逗他玩。把土豆里面掏空塞上辣椒逗他吃。”胡晓回忆,1980年代的“五一棚”生动而热烈。在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下,严谨的工作、活泼的生活,所有氛围被奇妙地搭建起来,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五一棚”。

1981年夏天,胡晓又到了父亲野外工作的地方。当时,基地有了用来监测观察大熊猫轨迹的无线电项圈,为了测试无线电项圈的功能,父亲和乔治·夏勒让当时才7岁左右的胡晓被将无线电项圈戴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出去模拟大熊猫的动作跑跳了10多分钟,确认项圈没问题后,才将无线电项圈戴在大熊猫的身上。

两人在野外发现了大熊猫产仔的洞穴两人在野外发现了大熊猫产仔的洞穴

其实,2019年10月,胡锦矗和乔治·夏勒参加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个交流活动时还有过一次见面。胡晓说,父亲当时让自己去挑一件礼物送给乔治·夏勒,想到两个人因为研究大熊猫成为多年的合作伙伴,最后,自己替父亲选了一把带熊猫图案的扇子,送给乔治·夏勒。

乔治·夏勒发给另外一位和胡晓的共同好友的邮件中说,多年来,他办公室都挂着两张胡锦矗的照片,不断提醒自己和胡锦矗的合作。

“五一棚”的变迁 图据“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方微信“五一棚”的变迁 图据“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方微信

红星新闻相关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