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汽奥迪,终于来了
文|电动公会东关大先生
时隔四年,上汽奥迪项目终于有了确定性进展。12月23日,上汽集团、奥迪、中国一汽达成共识:未来,上汽奥迪产品将通过现有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布局销售与服务相关业务。
至此,有关上汽奥迪以及整个奥迪在华营销模式已经清晰明朗,上汽奥迪旗下首款车型A7L也宣布将于明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启预售。
上汽奥迪,真的要来了。
上汽对奥迪项目的钟情,由来已久。大先生查了一下,在上汽集团所属的主要整车企业中,包括乘用车公司、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和上海申沃。在这些板块当中,卖得最好且最赚钱的是三家合资公司,即: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
过去几年,上汽大众贡献的利润常年超过1/3,是上汽集团最大的利润奶牛。紧随其后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且在这些合资车企中,上汽集团均只占50%的份额。
而近乎全资的上汽乘用车分部、上汽财务、延锋汽饰,以及占过半股权的华域汽车,大致仅贡献不到30%的利润。
可想而知,上汽对合资车厂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高。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2018年、2019年两年间奥迪大卖之时,上汽集团急吼吼的要搞上汽奥迪项目了。
那么,一汽奥迪积攒多年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布局上汽奥迪还能赚钱吗?
在资本市场,汽车股票一直是非常不受推崇的,其资金密集、资产沉重,投入大,风险大,利润率低。在特斯拉出现之前,汽车股一直是都是低估值股票,因为汽车产业实在是没有什么概念可以炒作。
不过,合资公司对于目前的中国车企来说,就属于来钱最快的项目了。上汽奥迪目前已知的产品是奥迪A7L,奥迪轿车的奇数产品,本应是迎合小众人群口味儿,但是上汽奥迪对此进行了加长。
这说明上汽奥迪包括未来将会生产的Q4和Q6在内,都是完全把一汽奥迪当做竞争对手去设计和销售的,不是互补的关系。
尤其是未来MEB平台的电动车上线之后,更可能成为奥迪品牌电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主要销售力量。
所以对于上汽集团来说,上汽奥迪很有可能成为其未来主要的盈利点之一。这对于目前业绩表现不佳的上汽集团来说,是个重大战略布局。
很多人会问,此次南北奥迪的“携手”,真能实现互利共赢吗?
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合谋”背后,其实仍有许多暗流在涌动。这一点,在上汽奥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便可窥探一二:
2016年11月 上汽、奥迪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11月 奥迪向上汽承诺推出5款新车
2016年11月 奥迪与上汽暂停销售网络谈判
2017年01月 一汽、奥迪签署十年商业计划
2017年03月 上汽奥迪项目推迟,销量达90万辆再重启
2018年06月 奥迪入股上汽大众,后者获得奥迪品牌生产、销售资质
2020年12月 销售、服务合作达成共识,开启全面合作
2016年11月,急缺豪华品牌的上汽集团和大众集团宣布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奥迪汽车的产品。
但是,这一举动招致奥迪的合资伙伴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集体抗议,他们认为自身利益严重受损。
2017年,奥迪、一汽集团与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等三方终于达成共识,并发布了《三亚声明》,即:到2022年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90万辆(三亚声明中为100万辆,后调整到90万辆)之前,奥迪不能在中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销售网络,第三方公司不得早于2022年1月在中国进行销售。
且根据协议,上汽奥迪不具有独立授权4S店销售的权利,上汽奥迪所制造的车型只能通过线上销售,或将在现有的一汽-大众奥迪的经销商渠道中进行销售。
这一决定,彻底解除了一汽奥迪经销商的顾虑。
彼时,外界也纷纷认为,德国奥迪把平衡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三十多年的合作,奥迪还是把更多的资源倾斜分配给一汽-奥迪。
可是,在巨大的利润面前,这种“偏向”,上汽能甘心吗?
2018年6月,大众集团将其持有的上汽大众股份中的1%股份转股给奥迪公司,这一举动为上汽奥迪计划中首款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筹备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上汽大众也具备生产和销售奥迪产品的资质。
进入2020年,上汽奥迪项目进展加速。7月14日,大众汽车和上汽集团投资41.3亿元人民币对上海工厂进行改造,为生产奥迪车型做准备。其对上海工厂改造的目标是:每年生产6万辆奥迪A7L 和6万辆新的大众运动型多功能车。
彼时,奥迪中国和上汽大众方面均称,上汽奥迪项目正按计划推进,进一步信息将于适当时机公布。
在经过一系列操作后,上汽奥迪的情况似乎发生了转变,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能改变。
从销量上看,2019年全年,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共计69万辆,同比增长4.1%;2020年前三季度销量为51.29万辆,同比增长4.4%。
这一成绩,不仅没能达到此前《三亚声明》定下的90万辆标准,同时也弱于老对手宝马(前三季度销量56.03万辆)和奔驰(57万辆)。
所以,尽管上汽一顿操作猛如虎,但上汽奥迪在销售网络这部分,还得看一汽的脸色。此次南北奥迪选择“合谋”共进,正是遵守了《三亚声明》中的约定。
而这种商业模式公布的背后,也基本平衡了现有一汽-奥迪经销商、一汽和上汽三方的利益后得出的结果。
上汽奥迪虽然看似妥协较大,但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从产品上看,奥迪A7L将是上汽奥迪项目首款量产车型,该车型最早将于明年第三季度开始预售,并将于2022年初正式交付。而根据此前的报道,上汽奥迪还将推出国产紧凑型纯电动SUV、中型SUV以及中大型SUV各一款,或将分别对应奥迪Q4 e-tron、奥迪Q6和奥迪Q8。
这些车型在新能源车市场上,未来都是极具竞争力的。
而对奥迪品牌而言,在上汽奥迪的加入后,2021年底奥迪国产车型阵容将拓展至12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协议中,上汽与奥迪在合资项目中所占的股比为50:50,而奥迪在一汽-大众合资公司中仅占5%的股比,整个大众集团的综合占比也仅为40%。
虽然销售网络有“南北”之分,但背后的投资人保持了统一。在这种背景下,与上汽合作无疑能让奥迪分得更多利润。
如果合作进展顺利,2022年我们将会在一汽-大众奥迪的4S店内看到尾部贴有“上汽奥迪”铭牌的A7L。按照计划,未来生产的中、大型SUV等,也将由一汽-大众奥迪的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
到那个时候,上汽奥迪还能心甘情愿把销售渠道拱手让出吗?未来,一汽-大众奥迪的经销商能否对上汽奥迪的产品一视同仁?在满足90万辆销售红线之后,上汽奥迪能否建立属于自己的经销商网络?
这些问题,日后都将会成为三方博弈的焦点,不知到时奥迪会如何玩转它的“平衡之道”。而无论上汽奥迪怎么发展,最后获利最多的,仍然是奥迪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