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齐鲁名师 | 菏泽市牡丹区实验中学魏金君:永葆热忱,深耕“动态”教育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界面新闻、澎聚传媒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尼采认为,会对生活问“为何”的人,是可以忍受生活中的任何“如何”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明确的,她就可以应对任何困难。
魏金君就是这样一个人,执著的人。她的教育初心简单又扎实,是成为一名“好老师”。在从教的20年间,她曾远赴西藏,排除万难也要把课教好;也曾下乡送教,足迹踏遍了菏泽市的每一个县区。她说:“在她的字典里,没有‘难’字。”她通过不停地磨练和坚守,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努力地把自己锻造成有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对目标的不停追求促使着她前进,也让她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提醒自己脚踏实地。“我觉得自己始终要和学生在一起,让课堂成为师生共生共长的生命场去激扬生命,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生命的摆渡人。”魏金君如是说。本期齐鲁名师,让我们走近这位“内心澎湃着涌动不息激情的执著女子”,一起倾听她的故事。
做“大”先生
在奉献中不断成长
“为教育而生,用生命在教学”是同事们对魏金君老师的评价。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她苦苦寻觅教育之道,探索如何借教育教学之方法,找寻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的途径。
最初的牡丹区实验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好,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也比较松懈。因此当魏金君来到这里,她下定决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她在教学中累积经验,在实践中思考总结,在书本中学习经验,并虚心请教各地名师,大胆提出了“英语动态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
“动态分组教学”把不同学习程度的四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团队,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采用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考学生的手段,让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分组教学看似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减少了课堂教学的工作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动态分组教学”的核心在于“动态”,也使得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与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用相应的动态管理,才能让“动态分组教学”真正的“动”起来。
为了让“英语动态分组教学”顺利进行,魏金君总会提前做很多准备:她反复修改学生的分组名单,每次修改后都会拿给同她搭班的其他教师商量,拿回来名单后再一一斟酌。正式实施分组以后,她也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问题立马作出调整。与此同时,魏金君老师还为“英语动态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量身打造了配套的管理制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魏金君用心指导与精心教育下,“英语动态分组教学”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更可贵的是,她通过身体力行的推广,将自己的教学模式广泛地播撒到了许多教育薄弱地区,为各地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在这些地区中,就包含了与菏泽相隔万里的西藏日喀则。
2017年,魏金君作为菏泽市唯一一名入选人加入援藏送教团。由于那里的英语基础薄弱,在日喀则地区短短一周的时间里,魏金君克服高原缺氧、水土不服带来的病痛,与其他名师一同,共举办专题讲座6场、听评课、上示范课26节、教学研讨会26次,毫无保留的把山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带到了日喀则,受到了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魏金君还用微信与当地学校建立联系,通过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两地学子得以摆脱地域的束缚,通过视频进行实时互动学习,形成了鲁藏研修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这一举措,不仅促成了鲁藏一家亲的和美氛围,还对当地的教师团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魏金君说:“作为80后的我,有幸成为援藏团队中的一员,很幸运。在日喀则支教的这一个星期,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不仅锻炼了教育教学能力,更主要的是为当地的教育尽到了一份力。”
做先行者
将优秀文化融入教学
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具备洞察时代发展方向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带动学生的发展。
长久以来,魏金君一直把培养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学生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她提出在英语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理念。
“现在是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学生们理应去寻找除了知识以外更多的关注点,比方说文化意识或者思维品质。而用英语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就是挖掘教材中,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让学生们去吸收去消化去应用。让学生们觉得,学英语,不光是学知识,还是在优秀文化熏染下的心智成长。我认为现在的英语教学需要上升到英语教育的层面。”魏金君介绍说。
讲到这里,她给我们分享了18年的春天,她带领学生开展牡丹研学的经历。她告诉我们:“经过这次活动,我真切的感觉到,孩子那种热爱英语的激情绝对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他们在这种活动的体验和尝试中自己迸发出来的。”
18年的菏泽牡丹花会,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牡丹园,与五名外教和前来旅游的外国游客一同“诵牡丹、赏牡丹、剪牡丹、品牡丹”。
聊到兴头,外教对学生们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熊猫是中国的国宝,牡丹是菏泽的名片,你们来说一说,哪一个更重要?”
“魏老师经常说,我们的课本中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以我想,中国是个大圆,熊猫在里面;菏泽是小圆,牡丹在里面,我们大家是同心圆。”当学生讲完,外教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当我看到这个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时,我觉得我是成功的。学生心中这股家国情怀的力量,在他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魏金君回忆说。
就这样,魏金君通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理念,加深了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优秀文化认同,塑造了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树立起文化自信,以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敢于创新
推动线上教学发展
“我觉得疫情这本大教科书,的确考验了我们中国人在困难面前坚强的意志,这对于我的学生们是一种教育,让他们了解身处幸福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有意识地去为他人奉献;同样对我也是一种教育。”
受疫情影响,线上教育的发展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像魏金君说的,这是一场考验,但这同样是一个能让教育摆脱地域束缚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让魏金君的身上多了一份担当。
疫情期间,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魏金君带领她主持的领航工作室通过线上微视频的形式用英语讲好抗疫故事,与学生们一同开展“向中国英雄致敬”英语主题活动。期间两次受邀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师开讲》专题栏目,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指导.开展的活动多次受央媒报道。
同时她还不忘与当地高校对接,成功构建了高校教师、中小学一线名师、大三优秀师范生 “三方联动”“三维融合”的在线教学新模式,提出了共同培养未来教师的新目标。
2020年6月16日,魏金君带领工作室成功主办了鲁新两地同步课堂研讨暨跨省教研联动活动,打造出了“教育援疆共同体”。活动在山东、新疆两地同时举行,以“互联网+教研”的交流形式,将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推送到对口支援地——麦盖提,持续为麦盖提教育的发展助力导航。
魏金君在教育一线的坚守,来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她凭借着对教育的无比热忱,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印刻下了执着、勤勉的足迹。
用二十年,学做一名“好”教师
回首起自己初登讲台,魏金君形容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激情大于智慧”的。年轻的时候每天和学生待在一起,一起玩、一起批改作业,和每个学生都成为好朋友,把学生的喜怒哀乐融于教学之中。“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不像是个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候,我更像他们的大姐姐。”魏金君笑着说。
从教20余年,魏金君与学生相伴走过,如今的她对于“教师”的身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魏金君看来,教师之于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陪伴,还需要做他们思想上的引领者。她认为传授知识只是教师作用的一个方面,对她而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对学生精神的引领,她希望这样的影响可以跟着学生10年、20年甚至30年,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灵魂,有视野,高境界的人。
每当魏金君谈起自己的教育理念,她的眼睛就显得特别澄澈,这二十年耕耘不辍的教育探索,为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但她也深知,教育没有捷径。面对未来,她认为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她不仅要做得更好,还要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