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放屁打嗝的牛制造了大量温室气体,我们该怎么办?

时间:2020-12-29 11:48:49 | 来源:环球科学

悠闲的牛群在牧场上吃草的画面总让人觉得充满了田园牧歌般的浪漫,但是当科学家开始统计全球的牛群因为打嗝和放屁排放的甲烷时,这种浪漫突然多出了一道负担。毕竟甲烷是强温室气体,比我们经常讨论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作用严重得多。而当我们因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成批将牛群送入屠宰厂时,这种浪漫更是岌岌可危。即便再人道的处理方式,被宰杀动物还是会面临痛苦,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还是得经受诘问。

我们提到的牛群是为人类提供蛋白质的主要家畜之一,它们是非常典型的反刍动物,有一颗区别于其他常见家畜的瘤胃,这里也是产生甲烷的主要部位。瘤胃中的产甲烷菌则是产生甲烷的关键原因,产甲烷菌大部分游离于瘤胃液中,有的则附着在原虫表面或者原虫胞质的氢化酶体上,还有的可能结合在其它微生物和饲料颗粒以及瘤胃壁上。

瘤胃中的甲烷主要通过打嗝的方式释放到体外,还有一部分甲烷则是通过放屁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存储在植物的体内,但是甲烷一旦被释放,就很难从大气中再清除和降解了。

一头成年奶牛平均每天可以产生300L到400L的甲烷,是所有牛群中产生甲烷量最多的。一头肉牛平均每天也能产生150L到200L的甲烷。目前全球总共有上亿头牛,它们综合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占农业生产甲烷排放的66%。

过去20年来,随着世界对牛肉的需求不断增长,每年的甲烷排放量还增加了9%。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信息,牛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全球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近10%。这些数据都非常惊人。

#Always Curious

你有没有好奇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解决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

有科学家提出,用一定的方法抑制瘤胃中的产甲烷菌进而减少甲烷的排放,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想法并没有有效而安全的实现途径。也有人提出,可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少牛群的畜牧量,但是,这很有可能让动物蛋白的供应大幅缩水,影响食物供应的安全。

对此,还有科学家提出,只要想办法通过其他渠道提供蛋白质,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没错,我们为什么不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生产肉类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采用人造肉?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https://www.merckgroup.com.cn/cn-zh/sustainables/story/cultured-meat/?ko=huan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早接触的“人造肉”可能是制作精美的素膳,这是一种用豆制品加工的食物,通过塑性、上色和调味等方法将原本由豆类提供的食材塑造为我们经常食用的肉类制品,包括卤牛肉、红烧肉和狮子头等等。国外一些公司也开始大规模通过植物蛋白制作所谓的“人造肉”。这类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都像肉,但本质上还是植物成分,能提供的营养也跟动物蛋白有一定的差距。

最理想的状态,是尽量制造出一些在本质上和牛肉没有区别的人造肉。要制造出这样的产品,科学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技术路线。比如,在健壮而优质的活牛身上取下一块骨骼肌,从其中分离出干细胞以后,再放入一套技术精密的生物反应器中。反应器可为干细胞的繁殖提供必要的营养和引导,让它能大量增殖出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

在设想中,这种反应器产出的动物细胞应该和活牛提供的细胞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首先,饲养动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作物资源,通过生物反应器培养可以使原材料和土地的利用更高效,大幅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此外,大量饲养动物时一般都会面临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因为害怕动物相互染病而大量死去。在反应器中养殖肉制品则不需要这么做,因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在可控的条件下尽量保障环境的清洁,免除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的威胁。

相比于已经有成熟产品面世的植物“人造肉”,动物“人造肉”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有时这些挑战来自技术方面;有时这些挑战来自于人类的传统观念;有时这些挑战仅仅是因为我们对一项新技术的认识还不够。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如果在你的设想中未来是一个多样化的美好世界,你或许想关注在默克的愿景中,未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默克又在推动人造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

https://www.merckgroup.com.cn/cn-zh/sustainables/?ko=huan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