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职业哄睡师:不仅是陪聊,还有倾听和陪伴
你睡得着吗?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睡不着”日益高发,被誉为现代人的新流行病。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首次开出“睡眠病房”。一个多月来,失眠者陆续登门。在心理医生看来,失眠只是一个线头,扯出现代人形形色色的精神压力与心理煎熬。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哄睡师悄然出现了。去年的最后一天,淘宝公布了2020年十大冷门职业,除了螺蛳粉闻臭师、种草姬、奶茶代喝员等,哄睡师上榜其中。
1月18日、19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多位哄睡师,试图揭开这一新生职业的神秘面纱。而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九江院区)睡眠医学中心医疗组长于跃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医院失眠患者中青年占7-8成,“以工作压力为主,其次是家庭压力,他们需要被倾诉。”而这也给了能倾听的哄睡师“机会”。资料图 图据图虫创意“不让顾客在坏情绪里出不来”
兼职做哄睡师
订单多的时候月入2000元
“喂,你醒了吗?”“又睡不着了吗?”深夜,电话那头响起一个让人舒适的男性声音,这是小伶(化名)第N次下单哄睡服务。从最开始的情绪崩溃到被治愈,微信好友列表里那个不曾见面的“朋友”,是她抑郁后被治愈的“良药”。
而在小伶的哄睡师子言(艺名)的微信列表里,有着几十位老顾客,每个人他都会一一备注爱好、性格以及遭遇。每当夜晚来临,子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哄睡。
来自江苏的00后、在读大二的学生子言是从去年疫情开始时接触到哄睡师的。他说那段时间学校放假,宅在家中偶然得知有哄睡师这一职业,他就在淘宝上向一家“叫早”的店发出了“求职”申请。
最后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后,他顺利“入职”,并被拉入一个接单群。
有订单,店主会在群里发顾客的要求,若条件符合、时间允许,他只需“Q1”,即可成功接单。
在店铺里,陪聊是最多人下单的,叫早与哄睡次之。而哄睡的时间段不同,价格也不同,0点以前是40元每小时,0点以后价格就翻一倍。这个价格,他还会与店主进行5:5或者4:6的分配。
他说,哄睡师的级别不同,价格也不同,最高与最低级别的哄睡师价格相差近4倍。
子言在店里不算是“首席”哄睡师,去年上半年订单量较多时,一个月可以挣2000元左右。下半年订单量减少后,月收入仅500元左右。不过,就算是他收入最高时能挣到的2000元,也只是“首席”哄睡师的五分之一。
不过,作为一份兼职,子言对这份收入还是满意的。某淘宝店铺哄睡师的价目表子言说在哄睡行业,大家都不会用真实名字,与顾客交流基本通过微信、QQ语音或电话进行。
子言坦言哄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遇到想要倾诉的顾客,你只需要安静地听着,给ta回应就好。而遇到话不多的,你就要自带话题聊天,以保证不冷场。”另外,不允许在聊天时主动向顾客要打赏,不可以主动约顾客见面等。
他说要把握时机,在感觉顾客有睡意时,声音温柔地读故事或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ta入眠。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购买的时间内睡去,时间不够就再加单。
子言最晚的工作记录是凌晨3点,“顾客是一个失恋的女生,电话里一直哭,情绪很不稳定。”他就在电话这端默默陪着,“其实我没干什么,她就是想找人倾诉,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听她说。”
他也不止于听,在顾客情绪失控时,他会适时开导,“不让顾客在坏情绪里出不来。”
“压力大,社交少是顾客的共同特征”
除了年轻职业人士
留学生也是哄睡师服务的主要人群
网友求助哄睡师那哄睡师服务的人群又是怎么样的呢?除了习惯性熬夜导致的睡眠障碍,“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失眠,社交少,无人倾诉,焦虑、孤独……是哄睡师服务人群的共同特征。”子言说,顾客一般以20多岁至30岁的人居多,“特别是大城市中职业人士占很大一部分。”
他分析,这类人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精神压力大、脆弱、敏感,却无处言说,哄睡师可以倾听他们的不悦,给予些许意见。
在他微信列表里,每一位顾客,他都会一一备注爱好、性格以及遭遇。因为双方长时间的交流,不乏有顾客成为他的回头客,甚至成为朋友。有时不在工作时间,顾客也会发来信息,告诉他今天自己的遭遇,“我们就像网上的朋友,但不见面。那些在现实中不能对朋友说的事,他们都会选择对我说。”
除了年轻的职业人士,子言的顾客中最多的便是留学生群体。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从去年五月第一次下单后,一直到现在还会下单。
据子言介绍,这位顾客一个人在澳大利亚,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因为疫情无法回国,她对家的思念,以及工作、学习上的压力,有时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这些她都不对家人和朋友说,怕他们担心和不理解。”
00后哄睡师江蓠也认为,留学生在国外没有社交,或是缺乏社交,有时会感觉与外界格格不入,与国内的朋友可能慢慢疏远了,同时出于自尊等其他原因,不愿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熟悉的人。
江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治愈,“就像一个树洞,他们可以向我们袒露心声。”
“睡眠产业的触角一直在向外延伸”
哄睡师称背负偏见
真实的他们很真诚,有职业道德
哄睡师并不是江蓠的主业,他还经营民宿。由于今年生意不景气,他选择做哄睡师来贴补家用,对于每月能挣多少,他不愿多说。
那么每天熬夜做哄睡师真的只是为了赚钱吗?江蓠认为,哄睡师能给深夜失眠的人们一点点温暖,这也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我女朋友不想让我做了。”江蓠说,做哄睡师并非大家所认为的陪人聊天就可以了,他们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到很晚,“甚至通宵。”睡眠受到很大影响,对身体伤害也很大,“所以哄睡师大都比较年轻,年龄在20-30岁左右。”
而除了身体原因,他们还背负着外界的偏见,“这能是什么好工作?”在网络上搜索“哄睡师”,会有一些不堪入耳的评价,这让江蓠很难接受,他说身边的哄睡师都是很真诚,很有职业道德的,“但有时我们解释不清,所以也不愿对别人提起自己是哄睡师。”201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发现,超过3亿人有各类睡眠问题。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报告显示,94.1%受访者的睡眠与良好水平存在差距。睡眠障碍日益成为现代人的新流行病,且这种趋势还越来越年轻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医疗机构之外,“睡眠经济”眼下也在悄然兴起,从特制床垫、枕头、香熏、眼罩等传统居家商品,到褪黑素、睡眠糖等保健品,还有睡眠App、睡眠体验馆等新奇产品出现,睡眠产业的触角一直在向外延伸。
但是这些产品真能让我们睡得更好?睡眠医学专家对此持保留态度。“因为对大部分人而言,物理性催眠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状况。现代人的失眠与社会环境、自身情感密切相关,想要拯救失眠,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
那么,哄睡师这一介于心理医生和物理催眠产品的中间产物突然诞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哄睡师未来真能担负起安慰他人、缓解焦虑,让人安眠的作用么?
心理专家:
哄睡师可以倾听和陪伴
有时作用优于家人的劝说
对于哄睡师的出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九江院区)睡眠医学中心医疗组长于跃认为“有市场,就有需求。”
目前医院门诊来访的失眠患者中青年占7-8成,“以工作压力为主,其次是家庭压力。”于跃表示,现代年轻人压力大并不是个体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房产、结婚、教育、医疗等,每个问题都压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需要被倾诉,心理咨询就有市场。”但由于心理咨询师良莠不齐,也不容易预约,也给了只需通过通讯工具便能倾诉的哄睡师“机会”。
为何大家选择对陌生人倾诉?于跃表示,可能亲人更多的应对方式是“你想多了,你不应该这样想”“你开心起来嘛,你应该怎么样”,或是“你这算什么,我当年多难都过来了”等等的宽慰,这让本就处在崩溃边缘的人,更加觉得难以被理解。
于跃表示,这不是一种劝导,更像是一种命令,“但陌生人不一样,他们就是一个倾听的对象,能很理解你,同时给予鼓励与肯定。也许他们需要的只是这些。”
于跃建议亲人能多用倾听和理解的角度去看待家人的倾诉,同时建议倾诉者也要学会通过运动、找朋友聊天、养花、养宠物、烹饪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对于精神压力特别大的人,于跃还是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因为哄睡师这类新兴行业缺乏监管,而心理咨询师有规范的心理治疗流程,这可能是哄睡师无法达到的。”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实习生 郭聪丽
原标题:《睡不着?职业哄睡师出现了……》